在戰略相持階段,黔籍黃埔軍人同樣戰功卓著。日軍占領南昌後,於1939年5月、1940年5月先後發動隨棗會戰和棗宜會戰,企圖消滅第五戰區主力後占領隨棗、宜昌、襄樊等戰略要地。黃埔一期生六枝人牟廷芳時任121師師長,121師是這兩次重要會戰中重要的軍事力量。
從1939年6月起,102師駐守湖南嶽陽洞庭湖以東新牆河防線,在5年中參加過4次長沙會戰,被譽為“新牆河衛士”。最慘烈的戰鬥是第二次長沙會戰。1941年9月18日拂曉,102師正麵抗擊日軍第三、四、六3個師團的集中攻擊。當部隊奉命撤離陣地清點人數時,原近萬人的隊伍僅存官兵600餘人。黃埔八期生、畢節人楊烔時任102師工兵營營長,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被打散後,率餘部退到嶽陽、大雲山一帶打遊擊,在敵占區收容被打散的士兵,歸隊時,帶回一支千餘人的隊伍。
在戰略反攻階段,黔籍黃埔軍人同樣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與犧牲。1942年3月8日至20日,200師在緬甸保衛同古。黃埔五期生、安順人柳樹人時任200師599團團長。200師孤軍於4倍於己的日軍激戰12天,使日軍遭到重創。5月18日,柳樹人在掩護全師突圍的戰鬥中陣亡。1942年5月5日,日軍已抵達惠通橋西岸。黃埔六期生、甕安人熊正詩時任71軍36師106團團長,奉命率領106團的兩個連作為援軍的先頭部隊,於5日早上抵惠通橋東岸孩婆山,以命相奪惠通橋,成功阻擋日軍於怒江西岸。1944年6月4日至9月15日,黃埔一期生何紹周時任第八軍軍長,率部攻克鬆山。第八軍何紹周、團長趙發筆(興義人)、團長王光煒(遵義人)、營長謝夢熊(陣亡)、營長黃人偉、排長張其昌(水城人)榮獲“青天白日勳章”。1945年5月,黃埔六期生、平壩人朱敬民時任121師師長,率部參加湘西會戰。
在正麵戰場,貴州黃埔男兒以信念和鮮血實現了他們“以血灑花,以校做家”的誓言。在敵後戰場,八路軍、新四軍中的黔籍黃埔軍人同樣起到了重要作用。黃埔五期生、三穗人楊至成是紅一方麵軍的後勤部長,抗日戰爭期間被任命為黃河兩延衛戌司令員,擔負保衛陝甘寧邊區和黨中央的任務。
貴州籍黃埔軍人參加抗日戰爭的史實也能證明,1924年創辦的黃埔軍校(1924初至1927年4月為黃埔本校時期;1927年底至1937年8月為南京校區時期;1937年9月至1949年12月為成都校區時期;1949年前共辦23期),為抗日衛國戰爭培養了許多著名軍官。黃埔軍校在短期內迅速成熟、壯大並形成規模的軍事教育,也是抗日衛國戰爭最終勝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習近平在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77周年儀式上說:“曆史就是曆史,事實就是事實,任何人都不可能改變曆史和事實。”明年要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大半個世紀已經過去,包括參戰老兵的“活曆史”等曆史記憶正在快速消失。為了拯救全民抗戰的國家記憶,每個公民都應行動起來,為夯實這段曆史記憶作出奉獻。
(作者係貴州省曆史文獻研究會理事。《貴州草鞋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