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與傳統買殼上市過程相同,收購已在新三板上市的公司的股份,達到控股的目的。之後將殼公司原有的不良資產剝離,再將優質資產注入到殼公司,使殼公司的業績發生根本轉變,從而使殼公司達到增發融資資格或轉板上市創業板資格。如果公司的業績保持較高水平,公司就能以很高的估值直接或間接在銀行進行股權質押貸款。

其次,到目前有新三板上市資格的北京中關村高新技術園區收購一個符合新三板上市條件的公司,依照法律程序由主辦券商指導申請辦理掛牌上市。買殼,實際上是買營業執照、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和賬麵固定資產。

最後,收購一家中關村高新園區內的高科技公司,按新三板上市條件依法進行改造和完善,在達到新三板上市條件後向主辦券商提出上市申請,由主辦券商啟動新三板上市程序。

公司買殼掛牌上市後同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的公司一樣,都是公眾公司。

“錢景”無限

目前具有在新三板上市資格的隻有中關村科技園區,其它地區想上新三板怎麼辦呢?我認為,通過異地收購在新三板上市是一個不錯的途徑。

異地收購、兼並可以打破區域內小範圍的競爭格局,讓區域內的企業通過資本運作融入全國、全球的競爭中去。打破區域競爭的渠道在於通過跨區域資本運作帶動本地商品向區域外流動。

異地買殼(收購)上市新三板是區域經濟在資本運作方麵的具體體現,是有效突破當前區域經濟區域化瓶頸的具體措施,是資本運作在多元化的延伸過程中使商品走向區域外的補充過程。它突出反映了區域產業資本在收購、兼並、重組過程中的中長期策略。它是區域經濟融入異地經濟,借助發展較好的異地經濟來加強本區域經濟的品牌,可以通過異地買殼上市的資本運作過程,來提升區域高新技術的轉化率。區域產業資本、金融資本與異地產業資本、金融資本的有效融合,是現代資本運作的必然趨勢。

新三板將成為中小型企業跨地區資本運作的平台,新三板不僅僅體現融資、公司治理等資本運作方麵的優勢,更要通過資本運作實現技術成果跨區域轉化、商品跨地區營銷、人才資源跨地區配置與管理、本地企業與異地企業跨區域一體化管理、行政管理服務有效延伸。

即使在將來,全國各地的國家級高新園區都具有了上市新三板的資格,但買殼(收購)上市新三板仍然會存在。在當前情況下,新三板即使擴容也有很多地方覆蓋不到,覆蓋不到的地方也一樣會有上市新三板的需求。所以,買殼上市新三板可能會是國家高新園區覆蓋不到的地方的企業居多。即使在國內新三板市場擴容後,企業在當地上市新三板後,出於經營戰策、商品向異地滲入的考慮,出於利用不同地區的人才優勢、政策優勢更快發展、完善企業結構的考慮,也會到另一個地方再買一個符合新三板上市條件的企業再度上市。

更重要的是,在一個縣域內如果出現眾多的中小型企業集群到異地買殼上市新三板,對突破縣域經濟發展瓶頸、打破區域經營格局、推動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將產生重大影響。

(作者係中國政法大學金融與衍生證券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