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倏忽夢醒形影參商,再掀風雲朝露日??(1 / 2)

李洪義聽完了馮徹的推斷,簡直快發瘋了。他搖頭否認道:“不,這都是你的想象,你沒有證據。或許,邵安隻是被誤傷的。或許,根本沒有什麼陰謀,那支箭就是流矢。”李洪義說著說著,腦子越發混亂,已然是邏輯不清了。

馮徹悲哀的看著李洪義,他當然不可能隻因為一次刺殺,就能分析出這麼多來。其實他關注邵安很久很久了,早就對此有所懷疑。從最初,他和邵安第一次下杭州開始時,馮徹就起了疑心。

那時,晉王明明是第一次見到邵安,卻對邵安所表現出的熟絡。那時,邵安和晉王打著他聽不懂的啞謎。那時,他們在說“他還活著”,那個口中的“他”,到底是誰?

後來,皇帝對邵安沒有緣由的寵信,孫敕對邵安莫名其妙的拉攏,高巍對邵安毫無根據的怒火……這一切的一切,處處透著詭異。他曾聽說,高巍第一次班師回京,就和邵安打了一架,這又是因何而起呢?

再後來,晉王謀反,邵安卻處處護著晉王。侍衛司橫空出世,邵安卻助紂為虐。李洪義官居一品,邵安卻聽之任之。

直到皇帝想要臨陣換將,邵安前去封駁。馮徹才真正察覺出邵相的本意。他哪裏是要和李洪義作對,他明明是千方百計的扶持李洪義,助他一臂之力啊。

然而邵安和李洪義、皇帝、晉王、高巍、孫敕以及侍衛司,到底有著何種聯係,馮徹卻不能探清。看來想要揭開這個謎團,隻能從盒子中的紙條入手。

“誰說,本官沒有證據?”馮徹十分坦然的說道,“你還記得,盒子中紙條上寫的什麼嗎?”

廢話,他現在又沒失憶,當然記得。李洪義悶悶不樂道:“不就是說,李洪輝不是我弟弟嘛。那是假話,我才不信呢。”

馮徹道:“那你不如,當麵問問李洪輝,問問他到底是不是你的親弟弟?”

眾人:“……?”

張三:“……!”

李洪義:“啊?”

於是大家的目光又集中在了李洪義和李洪輝身上,而李洪輝的目光隻是盯向自己的哥哥。李洪義在眾人的矚目下,緩緩走到了李洪輝跟前,漫不經心的問道:“你是我的親弟弟吧。”

在李洪義的心底,自然是將李洪輝當作親弟弟的,所以他問這話時,他心理毫無壓力。可憐李洪輝,此刻心中如同掀起了驚濤駭浪,久久沒有作答。

“等等!”這種關鍵時候,張三突然站起來說道,“這個案子已經結了。李洪義沒有刺殺邵安,馮大人退堂吧。”

侍衛司的又在搗什麼亂?張三雖然是好意幫李洪輝解圍,卻因為侍衛司的臭名聲,而被所有人記恨。於是,張三說要退堂,大家偏就不要退堂。

“這是三司會審,堂上三位大人還沒有說退堂,你侍衛司的憑什麼插嘴?”軍方的一些人站了起來,指責張三道。

隨後,刑部、大理寺的下屬官員也不幹了,紛紛開口,反對退堂。

張三此時哪有什麼心思和他們對罵,隻好用眼神頻頻示意李洪輝,千萬要穩住啊。

還是馮徹目的性明確,知道張三是故意擾亂,便不去理會,隻是說道:“李洪輝將軍,還沒有答話呢。”

眾人這次想起這邊的戲還沒有結束,然而其實在大家心中,李洪輝肯定會說自己是他的親弟弟,不知道馮徹非要問一遍,有何意義?

然而李洪輝卻說:“不是!”

不是!!!李洪輝否認了,在場幾乎所有人都以為自己的耳朵聽差了。結果看到其他人也是一臉震驚的表情,才相信自己沒有聽錯,李洪輝真的不是李洪義的弟弟。

“你說什麼?”李洪義也覺得自己耳朵出問題了,不可置信的再問了一遍,“你不是我親弟弟?”

“對不起。”李洪輝臉色慘白的說道,“我不是你弟弟,我騙了你。”

場麵一下子混亂了,誰也沒想到,一件丞相遇刺案,居然會演變成真假弟弟案。軍隊中很多人都和李洪輝相熟,他們根本不敢相信,李洪輝是滿口謊話,欺騙哥哥之人。一瞬間,所有人都把鄙視的、充滿惡意的目光,齊刷刷投向了李洪輝。甚至有人已經開口,大罵他小人了!

尤其是徐磊,他和李洪輝朝夕相處,得知這事後最為吃驚。雖然他在幫李洪義尋親之時,曾懷疑過前來認親的李洪輝,但是後來與之接觸,打心底覺得李洪輝是個正直又聰明的人。沒想到,居然是個騙子!

張三低著頭捂著臉,簡直不敢去瞅李洪義的反應。而李洪輝依舊直視李洪義,當初皇帝派他來假冒弟弟時,他就已經想到,將來拆穿時的情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