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金纖纖:記取詩魂是此花(1 / 2)

夢相依,夢相托,夢相係,夢為媒,一夢千年,千年一夢。

梅花林,梅花吟,梅花魂,梅作骨,紅梅傲雪,傲雪梅紅。

金纖纖,夢中作詩的清代女詩人。

古人在行進中作詩,在打仗時作詩,在朝堂上作詩,在勞作時作詩,在遊樂時作詩,不管是哪一種作詩狀態,他們都是與人事物密切相連的。仰高山情懷澎湃,俯流水心神蕩漾,見春柳眼中明朗,睹人世冷暖慣看,參與,體會,感觸,激發了心中的懷想和生命的感悟,由此迸發出色彩斑斕的詩歌首首。

詩歌從日常生活中來,從大千世界中來,從市井鄉野中來,從廟門朝堂中來,不管詩歌從何而來,大多是可感可觸可聞可及的。當然,也不乏特例的。

據說,清代女詩人金纖纖,其作詩全仰仗做夢所得。夢中所見所聞所想所問所悟,在夢裏即成詩篇,待清早醒來,運腕提筆複述,詩歌即成。這種作詩方式前所未聞,詭異得很,讓人倍覺不可思議,但這一切又真實存在過,發生了。

金纖纖不似金庸筆下的“夢姑”,“夢姑”夢遇情郎,似是而非的感覺,是夢非夢,實則不是夢,這“夢姑”頭銜有點名不副實。如果說金纖纖是“夢姑”,倒能讓人信服,不過纖纖不但能夢遇情郎,而且能夢中作詩,這算“異能”吧。

其實是不是異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金纖纖夢中所作詩歌讓人稱讚。她道:

風鈴寂寂曙光新,好夢驚回一度春。

何處賣花聲太早,曉妝催起畫樓人。

輕風來了,吹起風鈴叮鈴鈴地在作響,打翻了黎明前的寂靜、曙光,清新一陣陣隨風潛入夢裏,那早起的賣花聲啊,聲聲催人得緊,一步步地逼近,一次次叫醒我快快起床,趕緊梳妝打扮,到外麵的世界去探望,這是春又到了。金纖纖在破曉的夢中,夢見了“風鈴”“曙光”“賣花聲”“畫樓人”,夢見了一場春宴的相邀,夢見了土壤中濕濕氣息在逃竄,恰好入了夢來,於是,她順著聲音、氣味、光亮,將夢中的美好輕輕地吟誦,這首好詩即成。

有夢有詩,金纖纖的夢,無時無刻不在,據說,她一個月能創作十幾首詩歌,大多與夢相關。

金纖纖這一“特異”之處,是自然天成的,還是後天練就的呢?

有些傳說流傳,雖不足為信,但也可作趣聞了解。

這是乾隆三十五年的春天,江南水鄉鶯啼柳綠,花紅燕飛,在蘇州老繡坊“金記繡莊”的後院中,一位十月懷胎的女子即將分娩。撕心裂肺的痛疼一陣陣襲來,女子左右翻滾,床單被扯扭成了皺褶,下身墜脹沉重,似有千鈞破發,等待最後一瞬間。就在此時,女子腦海中出現了一群美麗的仙女站在雲端,她們俯身向女子懷中撒下一束束絲線,隻聽“啊——”一聲,隨即便傳出“哇,哇,哇哇”的嬰兒初啼,女子產下一名女嬰。這女嬰體弱個小,但眉目清秀,皮膚粉嫩,靈氣逼人,父母很是珍愛,取名“金纖纖”。為了能壯實纖纖,金家用盡各種滋補方法,耗費營養補品無數,卻始終不見丫頭身板強健起來,還是小時候那副模樣,弱不經風似的,大門出不得,隻能呆在家中,恰好,這些時間到成全了纖纖的讀書學習。

當著名詩人、散文家袁枚在江南一帶招收女弟子時,纖纖參與海選,經過初試,最後複試三道考核,最終從眾才女中脫穎而出,成為袁枚門下13位弟子之一。而在袁枚的教授下,纖纖不但理論得到精進,而且詩歌也大有長進。

這袁枚將文學作為終身事業,他是性靈派創作理論的提倡者。所謂性靈即性情也。他道:“詩者,人之性情也,性情之外無詩。”又說:“凡詩之傳者,都是性靈,不關堆垛。”他認為詩歌是內心的聲音,是性情的真實流露。他討厭矯情作文作詩,鼓勵坦白率真為人。袁枚將這些思想潛移默化注入到了教學中,女弟子們受益匪淺,金纖纖也得益其教導。後有人將袁枚倡導的這次女子學習稱為“閨閣文學”,而纖纖則被譽為袁枚“閨中三大知己”之一。

通過係統引導,金纖纖詩文進步更是神速,不過,夢中作詩的習慣依舊未曾更改。而此後的詩作更有所突破。譬如遇到情緒幽怨時,她夢裏的表達是:

膏殘燈盡夜淒淒,夢淡如煙去往遲。

斜月半簾人不見,忍寒小立板橋西。

金家有女初成長,轉眼纖纖已亭亭玉立,該是出嫁的年紀了。

少女懷春,有一天,纖纖夢見了一位少年郎:“一位俊朗的男子獨行在茫茫皚皚的原野上,慢慢地消失在盡頭,忽然一轉眼,他又出現一片竹林中,在清風徐徐下朗朗讀書,一副書生公子的模樣。這公子見纖纖翩然而來,大為驚喜,立即放下手中的書,朝著纖纖飛奔而來,公子溫柔地牽起纖纖的小手,一路向著陽光走去。”夢醒後,纖纖羞澀不已,心懷蕩漾,她祈禱未來的夫君能像夢中公子般,溫潤如玉,衣袂飄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