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張紅橋:從來無事訴青天(2 / 3)

重簾穴見日昏黃,絡緯啼來也斷腸;

幾度寄書君不答,雁飛應不到衡陽。

不過,在另一位才子林鴻沒有回到家鄉前,誰也沒能獲得美人芳心,這是後話了。

還是先來看看花了大功夫的王偁吧,他的追求手段更加直接、大膽。他租下了與紅橋家院子一牆之隔的院落,隻為“近水樓台先得月”,做好了長期作戰的準備。王偁從樓上眺望,剛好可以望見紅橋的閨閣。紅橋在屋子裏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皆收入其眼底,這種朦朦朧朧,似近非近的感覺,更讓王偁春心蕩漾,不能自已。特別是紅橋小睡剛起,羅衫半依,似蹙非蹙時,更讓王偁流戀不已。用當下的話來形容王偁,這是一位十足的“偷窺狂”。

秀色飽覽的同時,王偁加快了追求的節奏。他將自己對紅橋的感覺,以詩意的形式描繪出來,並派人將詩稿送去紅橋家中,他道:“象牙筠簟碧紗籠,綽約佳人睡正濃。半抹曉煙籠芍藥,一泓秋水浸芙蓉。神遊蓬島三千界,夢繞巫山十二峰……”王偁這首詩歌美妙繾綣,但情色極濃,語言過分輕佻。紅橋看後,不置與否,但心裏早有明斷,這樣的人不可以托付終身,便不作聲,任其折騰。

過了一陣子,王偁家來了一位客人,他的朋友林鴻前來造訪。

這林鴻是福清縣的世家子弟,才華出眾,被列為“閩中十才子”之首。洪武初年被地方郡守推薦到南京,朱元璋親自殿試,林鴻出口成章,獲得太祖的嘉許,授予禮部精膳員外郎。在京城娶了豪門之女朱氏,其妻也能文善詩,亦是才女,夫妻酬唱,恩愛無比,但是好景不長,婚後三年朱氏便病逝,這讓正處於濃情蜜意中的林鴻哀慟不已。心情低落至極時,恰與上司發生摩擦,這樣的情形下,林鴻無心事業,便辭官歸故裏。這一趟來到王偁家,正是回家後故友相訪的一次相聚。

自然的,林鴻的到來免不了與王偁一起討論隔壁的“美眉”,因為這是王偁來此的目的。他將紅橋的情況繪聲繪色地告訴林鴻,男性之間的“八卦”於是熱鬧起來,林鴻對對麵閨閣中的紅橋也興趣起來,時有觀察和探尋。時值一個月圓夜,林鴻望向窗外,但聞清風徐來,不遠處燈火搖紅,小院子中佳人身影影影綽綽,正在月下焚香禱告,四周靜怡,清輝一片,如一層薄薄的裙紗披在女子身上,宛若仙女下凡。此時此景此情,林鴻情不由衷地念道:

桂殿焚香酒半醒,露華如水點銀屏。

含情欲訴心中事,羞見牽牛織女星。

第二天,林鴻將詩歌慎重地書寫在碧玉箋上,輕輕地擱入錦囊中,懇請房東老婦代為傳遞。對此見多不怪的房東得了林鴻的殷勤,趕緊轉交紅橋,隻覺得這次又是“白忙活”,因為她還沒有接到過紅橋的回信。當紅橋展開書箋看紅,不由臉露微笑,此詩甚合她心意,不覺心動臉紅起來,連忙叫老婦稍等片刻,她提筆便書道:

梨花寂寂鬥嬋娟,銀漢斜臨繡戶前;

自愛焚香消永夜,從來無事訴青天。

少女懷春,終於將心事托付出去,這是很大的跨步,說明紅橋初次認可林鴻的詩情了。接下來,紅橋與林鴻的交往與小說中時常描繪的狗血劇情般一樣,詩詞傳情,你一首,我一首,紛紛吐露心中愛慕和情懷。王偁花了幾個月無法辦到的事情,林鴻一舉成功。王偁心裏那股酸勁可想而知,於是尋了藉口回家去了。

愛慕是難擋那股子渴望的,王偁離開不久,林鴻索性以借居的理由住進了紅橋家。紅橋本是有意與林鴻,便也同意了。於是,心中各有熱火的兩人自然地走到了一起,開始了一段神仙眷侶般的生活。不過,期間,林鴻從未提及婚姻之事,這讓紅橋心有疑惑,總覺得林鴻有嫌棄之意。這種猜想猶如毒瘤一顆,深深種在紅橋心中,埋藏直至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