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跋:槳聲燈影蘊雅思(1 / 1)

在燦若星河的中國古典文學寶庫中,女詩人、女詞人這個群體,人數雖然稱不上眾多,但作品卻以獨特的女性視角,形成一個獨立的存在,在槳聲裏,在燈影下,娓娓道來心靈之歌。

詩歌作為最古老的文學體裁,自從正式作為一種獨立文學樣式的那一刻起,曆朝曆代,就時刻有女性作家不失時機地出現在文壇,出現在讀者的視野中,優雅的思索,深刻的沉思,細致的描繪,躍動於詩行間,流傳在史冊中,烙印到精神裏。

開婉約詩風的一代才女李清照,無疑是這個群體的傑出代表。盡管人們對李清照可以說是耳熟能詳,但往往都自覺不自覺地僅僅把她歸類於“婉約”一派,殊不知,即使李清照,也有“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慷慨悲歌,有篇幅雖短,但立論宏闊,具有高深理論素養與厚度的《詞論》,對北宋同期前輩詩家詞人製作,給出了精到的評價,指出了作品本身固有的弊病,為詞的發展指出了一條正確的路徑。在金石研究中,李清照鼎力協助身為學者的趙明誠,最後在趙明誠去世後,玉成了《金石錄》的出版,完成了這個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

而更多的女詩人、女詞人,如春秋時代的許穆夫人、東晉末的謝道韞、唐朝與楊貴妃鬥了一輩子的“梅妃”江采蘋,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往往被讀者忽視或者不被重視。

有感於此,江曉英女士通過這部書,對曆朝曆代女詩人、女詞人進行了深入研究,力圖深入她們的生活、思想、創作,通過對作品、重大曆史事件的經曆、時代背景燈的爬梳整理,還原她們作家的本質,從作品入手,展開了近乎全方位的概括式品評。

盡可能對所有女詩人、女詞人進行品評,盡可能提供獨特視角下的獨特感悟,與讀者一起,進入她們的藝術世界,徜徉在她們通過作品,創造或表現的審美情趣與藝術旨趣中,對作品展開獨立的分析,運用知人論世的方法,在盡可能詳盡地占有資料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觀點,展示她們創作的思想或時代曆史根源,淵源家學影響,展示在重大曆史風雲中傑出女性的為國為民分憂,在文學藝術上的艱辛創造,在抒發性靈上的特立獨行。

這是一個源於女作家熱的推波助瀾,更是對一種文學現象的還原式解讀,更有對她們所處時代的深刻剖析,時代、家庭、社會,不可能不對作家的思想、創作產生影響甚至是深刻影響。

另外,古代相當多的女詩人、女詞人,由於生活所迫或戰亂影響,淪落青樓,客觀上使人們產生了一些誤解或偏見,這種影響,對於人們習慣一向視為“高雅”的文學,似乎有點格格不入。對此,我們欣喜地看到,江曉英女士這部書,力圖拂去曆史、時代罩在這些女詩人、女詞人身上的灰塵,立足文學創作實績,通過具體作品的品鑒賞讀,展示她們美好的心靈,在生活重壓下的無奈,這也可以看作是一種還原吧?

比如薛濤、李冶、魚玄機、柳如是。就拿柳如是來說,在降清這樣事關大是大非問題上,顯然比他的丈夫,著名學者錢謙益更顯骨格與崇高,這似乎也與其曾經的青樓女子的身份不那麼緊密“吻合”,也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江曉英女士對她們的作品,對造成她們遭際的曆史背景與具體變故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得出了恰如其分,符合曆史真相的結論,因此,這部書中的相對觀點,應當是經得住考驗的。相信讀者也會通過閱讀,至少得到一些新的啟示與啟發。

就文字風格而言,無疑是非常獨特的個例,這與江曉英女士今年來在其他係列作品寫作中的追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相信讀者也會有不一樣的閱讀感受。

女性作家的寫作,有著明顯的性別特點,對於這些,江曉英女士也都作了盡可能獨特的剖析,因而,展現在讀者麵前的這部作品,經過作者多方麵的努力與探索,無疑是個性突出的。

槳聲燈影,是女詩人、女詞人筆下的景致,心中的思索,也是作者江曉英女士引領讀者進入作品藝術境地的一個關乎性別因素的獨特視角,相信讀者也會有這樣的看法與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