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貴妃之謎——秦川紀事之一(2 / 2)

她的遺體哪兒去了?昔讀文史書籍,曾從學者俞平伯在上個世紀初發表的文章中,讀到貴妃臨危被救,逃到她出生地四川當道士之說。除此之外,關於楊貴妃的生生死死,連當地的興平人(馬嵬坡在陝西興平),至今也說不出個準確的定位來:一說是被她四川祖籍來人挖走了,二說是被她年幼時生活過的山西永濟當地人盜走了,三說在兵變時被仇恨楊家的士兵滅跡了……說法不一而足,但都無憑無證,隻能當成一個個傳說。為此,我曾詢及過陝西作家友人陳忠實和學者寵進,他們也都無法解開這個謎團。

生前千嬌百媚,死後屍骨毛發未存——因而這位中國豔後的生死去向,成了難以解開的“X”。我不知道當年曾聲言要寫楊貴妃的文聖魯迅,後來何以擱筆,這個傾國傾城的女人留在馬嵬坡之謎,怕也是他擱筆的原因之一吧?!

盡管如此,在我去馬嵬坡尋古的當天,我還是看見遊人向那裏的工作人員,討購“貴妃粉”。何謂“貴妃粉”?即取自貴妃墳上的土也!據傳此土能白嫩女人的臉膛。昔日曾有一個醜女,因其相貌奇醜無比而痛不欲生;但有一天,她在貴妃墓前因恨自己無美女之貌,哭訴命運蹉跎時而拍打了貴妃之墓,讓她意想不到的是,貴妃墳上的飄飛起來的塵埃,竟然白了這個醜女。待她在墳前醒來之後,竟然相貌全新,成了一個遠近聞名的美麗嬌丫。這就是“貴妃粉”的由來。於是,一些癡心於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時尚女子,寧可信其有,也不信其無,便來這墳墓上來挖土,當作美其青春的聖藥。日久天長,致使馬嵬坡貴妃墓的管理人員,不得不將其土墳,用青磚砌上以保護唐時的文物。既然貴妃墓已然不是土墳,因而所謂的“貴妃粉”,已非取自墓地了,她們何以還會解囊,買下一包包的泥土呢?想來是那些遊客,想留下一個馬嵬坡的紀念物吧!

據史記載:幾千年來中國孕生了四大美女,惟獨楊玉環的生死撲朔迷離。單純從人間情戀對後世的影響去衡量,無論是西施,還是趙飛燕,抑或是讓三國時呂布為之丟了腦袋的貂蟬,都無法與之相比。據陝西文化工作者統計,從唐朝到晚清,僅曆代詩人歌其傾國傾城之戀或悲於其命運血色詩章的,足有500篇之多。除了詩人,還有官宦政要以及曆代忠奸,也對這塵封往事直抒心懷。在馬嵬坡的碑刻上,筆者不僅看到了清代林則徐的檄文,也讀到了民國時期國民黨元老於右任的評說。該怎麼說呢,古埃及雖曾留下“埃及豔後”史話,但就其影響來說,怕也無法與楊貴妃相提並論——因為她墳塋上的土,都變成了今日的收藏。筆者看過一些文史書籍,還沒能看到地球上的哪一個女人與帝王的情事,在漫長的曆史隧道中,能傳留得這麼久遠並被後人一直津津樂道至今的。

同是肉體凡胎的女子,她的戲劇大幕何以永不垂落?探其根源,詩人白居易功不可沒。楊貴妃在馬嵬坡遇難50年後,他的一首《長恨歌》讓她名垂千古。至今,馬嵬坡楊貴妃的墓旁,聳立著一座石碑,碑文上刻著毛澤東手書白居易的長詩《長恨歌》。但是她的靈魂是否能感應後世對她的垂念,則是一個大大的問號了——因為這裏是不是楊貴妃亡魂的棲息之地,她的屍骨到底飛到哪兒去了?則是一個千古之謎……

2012年尾整理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