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76、客服難做(2 / 2)

這種意味寫在很多人的臉上,化成校園到處懸掛的橫幅。

比較鄭重的如“走出校園、貢獻社會”

比較勵誌的有“二本終有逆襲日、清華北大是浮雲”“不是名校生、一樣是英雄”

比較搞笑的就多了。

“縱然學姐下架、學弟依然牽掛”

“學姐、掙錢了記得回來嫁學弟”

“告別師兄、後會後妻”

“不管以後你們是誰的女神、學弟永遠是你們的備胎”

各種各樣的橫幅不管是樹上、牆上、還是樓上、幾乎把校園鋪滿,學校理解學生的心思,也適當的放寬了管理。

除此之外,論壇上也到處都是送別、告別、緬懷的帖子。

“學姐走後、我不會再愛。”

“那些年,我拿望遠鏡偷看的學姐。”

“大四學長,跟大家不得不說的故事。”

隻是,無論這些善意的調侃多麼有趣,也無法抹去畢業生內心的情緒,更何況,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都在忙著畢業論文、畢業答辯。

他們忙碌的同時,秦淮同樣在忙碌。

經過一周的琢磨和修改,《美食供應》的開頭已經寫好,秦淮直接發表出去。

並且在“餓了嗎”首頁放置了入口。

“餓了嗎”發展至今,加上某些合作公司的互相推廣引流,它的知名度開始顯現。

這一點,在網絡尤為突出。

秦淮曾經專門嚐試過,在百度搜索中打出“餓”字,第一個搜索名詞就是“餓了嗎”

要知道,“餓”並不是他們推廣的關鍵詞。

秦淮跟一個遊戲公司的主管吃飯,別人開玩笑說:“以前我們公司,飯點沒到,就在辦公室互相問候中午吃什麼,領導還發愁怎麼治,現在挺好,一到飯點,靜悄悄的都盯著電腦,領導以為都是在工作,實際上啊,都在買飯呢……”

這麼冷的笑話,當時秦淮竟然笑了出來。

不過,他也明白,關鍵的時候到了。

在東海的兩天,秦淮去拜訪過許江江,當時許江江正忙,兩個人隻抽空吃個飯,許江江提醒他:“不會多久,應該有投資商找你,不管有沒有意向,都不要拒絕。”

秦淮清楚這個道理。

現在不需要、不代表以後不需要,既然別人主動找上來,不妨借這個機會,踏進這個圈子,至少結識個人,以後也多條路。

秦淮清楚自己現在的斤兩,在學校裏震震小喬和大旗,靠著感情和金錢捆著鄭健,真跟那些商圈裏摸打滾爬的較量,還是差點什麼。

差什麼就補什麼。

他料的不錯,很快有兩個投資經紀人找上門來。

一個是青州本地的,一個是東海市的。

秦淮沒有答應,也沒直接拒絕,而是留下聯係方式,推說手頭太忙,過幾天再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