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反饋:你是否收攏了你的翅膀?
思想討論
作者:魯先聖
或許,他可惜了他的那對翅膀,不能到更廣闊的天空裏翱翔。或許,他願意收攏翅膀,就留在他的家裏。
如何超越這平凡的世界?
卡夫卡曾寫過一則寓言《巷戰》,大意是這樣的:一群士兵圍住了一個城市,在巷子裏尋找敵人,突然看見一個長了翅膀的老人,原來那個城市的人都是有翅膀的。
老頭說,“我們大家都有翅膀,但它們對我們毫無用處,我們沒有人利用翅膀讓自己飛翔,或者逃跑。要是能夠把它們扯下來,我們早就那麼幹了。”麵對士兵的不解,他反問道:“難道要我們飛離我們的城市?離開我們的家鄉?離開亡者和諸神?”
這個寓言,卡夫卡沒有寫下結局。或許也有人謳歌這種犧牲,這種對故鄉寧死不離的眷戀。然而我想,盡管這個城市裏的人們都長著一對可以飛翔的翅膀,但是他們的城市卻很快就被沒有翅膀的敵人滅絕了。
何不用這個“翅膀”,和敵人開戰?
在我們的身邊,也在發生這樣的事情,本來可以憑借自己的勇氣開始新征程,但是,卻因為對舊生活的眷戀,與新天地失之交臂。
幾年前,有一位讀者,多次打電話給我,請教一個重要的人生問題。
他是一位大學畢業生,在一個基層單位做文字工作。最近看到省城一家報社招聘記者編輯的啟事,就偷偷瞞著家人去報考了,結果,他被錄用了。當接到錄用通知的時候,他作難了。現在他在縣裏成家立業,妻子在一家工商所工作,而且又有了孩子。他如果去省裏,單位給解決住房嗎?房價那麼高,自己在省城能買得起房子嗎?妻子的工作怎麼解決呢?記者職業比起舊工作,優劣又在哪裏?
在事情還沒有去做的時候,就設想一大堆困難,我是不能容忍的。第一次打電話,我就告訴他,到省城報社應聘記者,是你人生的另一個選項,我不是你,需要你自己權衡,哪一份工作更適合你。
沒過幾天,他又打來了電話,說家裏人特別是妻子反對他到省城應聘,除非解決房子和妻子的工作問題。“我實在拿不定主意。長遠來看,做記者更符合我的發展,可是目前的現實問題,招聘製都不能解決,家裏人就不支持。”
因為是第二次了,我的回複很直接:既然沒有勇氣麵對生活中的新問題,那就回到舊生活裏。穩穩當當的公務員,也不愁生計。他又說,“我愛好新聞和文學,我已經發表了十幾萬字的作品了!做編輯記者,才是我一生的追求,在縣城這地方,一輩子什麼也幹不成。可是,我怎麼才能說服我的家人?”
我同情他舉棋不定的苦衷和猶豫。但他必須解決自己的問題。我鼓勵他,如果他足夠有信心,就會拋棄眼前的福利,去追逐明天的幸福。他的信心,也會鼓舞他的家人。哪怕他暫時獨自去異地打拚,等站穩腳跟再和家人團聚呢。吃兩年苦,或許人生就是新光景。患得患失、故步自封是人生體驗的大敵。
其實,未來人生的困難,往往沒有事先想象的那麼大。在我們對未來難以把握時,往往把困難都一古腦地推到麵前,從而加重了對失敗一方的判斷。世界上又哪有一帆風順的成功,讓你輕而易舉地拿來——一切都要靠努力去爭取。
不久前,我參加一個采風活動到了那個縣,見到了那個曾經請我拿主意的青年人。他最終沒有離開,依然在原單位做一個小職員,人生沒有什麼起色和光亮。我還了解到,與他同一批進省裏媒體的那些青年人,很多人的事業已經是風生水起。
每每想起這個青年人的時候,我自然就想起卡夫卡的那則寓言。
或許,他可惜了他的那對翅膀,不能到更廣闊的天空裏翱翔。或許,他願意收攏翅膀,就留在他的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