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玉皇大帝的悄悄話兒(2 / 2)

三寶郎幼承師訓,深諳《七星象譜》真傳,似這種觀觀天星,推推曆法,已不算是什麼難事。又如依據星象,占卜一下風雨陰晴,預知州縣吉凶,乃至國朝更代,亦無不了然於胸。

龍月兒在半信半疑的期待中,終於熬到了翌日午時。

二刻剛過,就聽見金陵城內,鞭炮齊鳴,大街上傳來陣陣鑼鼓喧天。這是民間自發組織的秧歌隊,農閑排練,專等朝廷公布時令。在冬至這天,敬天祭祀。為了感謝上蒼一年來,所賜予的豐稔年景,而載歌載舞,共慶升平。同時,也為了祈求明歲,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舉國上下,百姓之家,無不戶戶燃放鞭炮,置辦水酒美食。儀式隆重,以侑神靈。

經此一事,龍月兒對三寶郎的崇拜,更是無以複加。在她的眼裏,三寶郎哥哥一言一行,舉手投足,似乎都蒙上了一層濃重的神話色彩。

她實在耐不住好奇心的驅使,就問三寶郎:“三寶郎哥哥,你到底是如何聽得玉皇大帝的悄悄話兒的呢?”

三寶郎忍不住的笑:“傻丫頭,哪能真的聽到天宮上的悄悄話兒呢?這不過是天文星象之學。”

“就你手中抻那一根絲線,就知道天文星象了麼?”

“當然不是。咱不是皇宮大內,沒有那麼好的材料和工具,去製造尖端的儀器。現在所用,隻是利用當年三聖之一的堯帝觀象授時的原理,弄個簡單的工具而已。”

龍月兒莫名地好激動,一抹雲眉,微微上揚,驀然提高了三分聲氣兒:“三寶郎哥哥,你真了不起,連堯聖的學問你都知道啦。我隻道你還是三年前那個小小的山野小醫童,豈料閣下竟然身懷帝王之術。”

三寶郎聽了龍月兒盛讚,麵上波瀾不驚:“那又怎樣?不也是虛度光陰,聊以度日嗎。”

龍月兒見他如此低沉,一定是聯想到了自己,目下窘迫潦倒的境況,心裏默默地替他難過和不平。

她輕輕地拉拉他的手,乖巧地叫了一聲:“三寶郎哥哥”,一雙鳳目抑不住兩行酸淚,簌簌而下。

三寶郎扭曲的五官,驀然綻放著不易察覺的柔情。看著眼前淒楚哀婉的玉人兒,心中閃回著怒江龍宮,月天下,綠竹樓前那個吹簫的粉衣姑娘。那時月華如霜,茗香嫋嫋。正是熏風吹來,浪漫旖旎。

此刻的龍月兒,酥首微偏,輕蹙煙眉。半朧鳳目,神態優雅,多有憐人憐愛。三寶郎一時如醉如癡,那尾壓抑心底,許久許久的亢龍,蠢蠢欲動。自覺臉紅燥熱,心跳加速。

碧海今宵明月夜,冰輪光轉如雪。試聽霓裳曲,此月非彼月。幾番夢,紅影依稀,不盡梅園婀娜……

為什麼總有胡雪兒的一抹身影,在眼前揮之不去?

為什麼總有她撫琴輕吟的聲音,在耳邊縈繞不絕?

這對如此癡情不改,矢誌不移的龍月兒,簡直是天大的不公。甚至對這份純潔的情感而言,也是一種莫大的侮辱。

他強忍奔騰的衝動,猛地推開龍月兒,叫了一聲:“月兒妹妹,你該去廂房休息了。”

就這樣,龍月兒天天替三寶郎測量日影,計錄數據。三寶郎依舊日日早晚觀星,抻著那條絲線比來劃去。

時光匆匆,又過去了一段時日。

“太白金星犯天狼?”是夜,三寶郎突然發現了這條可怕的天文現象。

他清楚滴記得《太白守天狼,車騎出滿野。守二十日,將相有死者;其國有兵,大將有千裏之行。》按照太白金星所守分野,“其國有兵”方位應在涼州,巴蜀以西地帶。

天漏?芙蓉城?不正是契丹狼主阿莫不胡,舉兵進犯之地界嗎!

兵行千裏!車騎滿野!大將死!

這些可怕的預言,驚得饒是三寶郎,亦舉棋不定了。他在想,怎樣才能把這十萬火急的信息,及時傳達給當今天子。退一步講,即便傳達到位,當今聖上是否會相信?為了謹慎起見,這樣的預言,是否再觀察幾天再做打算?“守二十日,大將死。”,假若真的再觀察幾日,又是否會貽誤戰機?

三寶郎一夜未能合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