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5 咫尺天涯全息投影的未來世界(1 / 3)

全息遊行:沒有喧囂卻依舊人聲鼎沸

說起全息投影,最為著名的當屬在經典科幻電影《星球大戰》裏,呆萌的小機器人R2D2投射到空中的莉亞公主全息畫麵。但今天,最讓我們震撼的全息投影卻是今年4月10日晚上,來自世界各地的2000名示威者聚集在西班牙馬德裏街頭,抗議最新頒布的「限言令」。

這場示威由一個叫「NOSomosDelito」(我們不是罪犯)的團體發起,據西班牙《國家報》報道,意在反對即將在7月1日生效的《公共安全法案》。這項法案明文禁止45種未經批準的示威方式,包括焚燒國旗、在政府大樓前抗議等,並對觸犯法律的行為施以高額罰款。在「我們不是罪犯」團體看來,這簡直是對人身自由的限製和侮辱。

雖然有數千名示威者遊行經過位於馬德裏的議會大廈,一邊呼喊口號,一邊抗議這項被認為危及公民自由的新法律,但這群示威者的真身並沒有出現在遊行現場,而是以全息圖的方式虛擬遊行。隨後,電視台也派出一名記者以全息投影的方式進行了采訪。10日當晚這場示威持續了1個小時,成為世界上第一次虛擬形式的政治示威。

而且這超過2000個虛擬圖像不僅僅有西班牙人,還來自俄羅斯、墨西哥、德國等世界各個角落,人們將影像資料發送到一個http://www.hologramasporlalibertad.org的網站,隨後,組織方進行收集整理。最後,在示威者不需要親臨現場的情況下,抗議如期舉行。雖然這場示威活動人聲鼎沸,但是並沒有造成任何交通堵塞。這樣的示威活動不僅得到了技術、媒體和設計公司的支持,而且一點也不比真人遊行輸掉氣勢,反而更加充滿現代精神和團體的力量。參與抗議活動的網站發表聲明:「盡管政府對我們施壓,但他們無法讓我們沉默。即使隻能通過全息影像這樣的方式發聲,我們也要繼續抗議。」

幻影世界:全息攝影解析

不同於虛擬示威遊行,先前我們見到的全息投影都是出現在電影中,如《星球大戰》、《阿凡達》。把遠處的人或物以三維的形式投影在空氣中,營造出一種讓身處不同地方的人能身臨其境的效果,實現所謂咫尺天涯的情景。

因此我們都覺得這項技術是一種幻想,科幻色彩太濃,而如今這個設想已經接近現實,並已經慢慢走進我們的生活。

那什麼是全息投影呢?簡單來說,全息技術其實就是真實三維圖像的記錄和再現。這一難題其實早在1947年就被攻克,當時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的丹尼斯·伽伯博士發明了全息立體攝像,並因此獲得197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般的三維圖像隻是在二維平麵上通過構圖及色彩明暗變化來實現人眼的三維感覺,而全息立體攝影產生的全息圖則包含了被記錄物體的尺寸、形狀、亮度和對比度等信息,能提供「視差」。觀察者可以通過前後左右和上下移動來觀察圖像的不同形象——如同有個真實的物體在那裏一樣。

而如今的全息投影技術可以分為三種

現實中的海市蜃樓——空氣投影成像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生ChadDyne創立的IO2公司在2005年推出了空氣投影技術,這種投影成像係統可以在氣流中產生具互動功能的三維影像。ChadDyne也許沒有想到,他在29歲時發明的這種空氣投影和交互技術,已經開始改變人們傳統的視覺習慣。這項技術設計的靈感來自海市蜃樓的原理,由投影機與空氣屏幕係統構成氣體投影係統。

最新的空氣投影技術被稱為「Heliodisplay」,是一套氣體投影係統,借助了海市蜃樓的成像原理:首先利用一個空氣屏幕係統製造出由水蒸氣形成的霧牆,然後用一個專用的投影機將畫麵投射在上麵,觀看者看到的將會是飄浮在空氣中的影像或影片。由於空氣與霧牆的分子震動並不均衡,可以形成層次感和立體感很強的圖像。如果顯示對象是3D物體,那麼X、Y、Z軸都可以得到顯示,虛擬的物體看起來與真實物體一樣觸手可及。

再現真實3D影像——全息激光3D影像

這裏所說的激光3D投影,並不是我們平時說的激光投影機,而是一種三維成像投影技術。它是日本公司ScienceandTechnology在2006年推出的3D成像技術,其技術原理是利用紅外激光脈衝加熱空氣中的氮氣和氧氣,使這些氣體變成灼熱的漿狀物質,從而生成一定數量的等離子,這些等離子就成為一個個顯示像素,並足以在空氣中維持到能夠形成一個短暫的3D影像。這種方法主要是不斷在空氣中進行小型爆破來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