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青雀(2 / 2)

這時高坐金鑾殿上的天武皇帝也坐不住了,連發三十二道八百裏加急命令東西兩路大軍迅速打掃戰場回援冀州。

最後不得已東路軍主帥方獻夫以少量大軍押送俘虜回朝,自己則率先先頭軍馳援冀州,導致八萬四千降卒嘩變,雖然很快被彈壓,但最終也有三萬多俘虜逃跑。

西路軍也因為那一道道八百裏加急,主帥春申洛最終不得不遺憾地望了一眼黃龍城,回撤冀州。

再說王莽大軍連克三城之後氣勢大盛,一路南下直指州城保定,整個冀州人心惶惶。

王莽大軍打算攻下下槐城進行補給之後,直接進攻保定,這時恰恰碰上駐守下槐城的中行不破。

這位年輕的校尉手上僅有三千人,麵對王莽的十五萬大軍寧死不降。

當時天寒地凍,大雪紛飛,中行不破利用下槐城厚實的城牆命人往牆上大量地澆築冷水。

等王莽大軍兵臨下槐城時,隻見城牆之上結著三尺厚的冰淩,從外麵看下槐城儼然成了一座冰城,大大加大了王莽大軍攻城的難度。

北辰軍隊以輕騎為主,隻隨行攜帶了三輛拋石車,三輛拋石車拋出的數十波石雨,也僅僅是在牆麵上砸出十幾個駭人的冰窟窿,城牆主體依舊完好。

好不容易北辰大軍拚著人數優勢,架雲梯攻城,卻不曾想組織起來的一波波進攻的敢死隊傷亡慘重,他們大多是被一種他們從沒見過的守城將士扔下下來的鐵銑和鐵鉤擊退,要麼是被這些奇怪的兵器劃斷整個胳膊受傷掉下去,要麼是腦袋直接被削掉當場死亡。

戰場殘酷至極。

誰能想到就這個小小的下槐城阻隔了王莽大軍四天的時間,不要看隻有短短四天的時間,這給東西軍合圍王莽軍隊贏取了寶貴時間。

王莽知道越拖越對己方不利,不得已悻悻然撤軍,被趕來的東西兩路軍窮追猛打之後以損兵五萬的代價撤回北辰境內。

由此之後,中行不破名聲大震,要知道當時有堡壘鐵鎮之稱的甘秋城在一日之內被攻破後,冀州將士根本無心守城,北辰大軍所過之處皆聞風而降。隻有他中行不破一個年紀不到二十歲的校尉死守下槐城,最終成為扭轉整個冀州戰局的關鍵點,功不可沒。

青雀都尉,實至名歸。

就連兵部尚書方獻夫對這位青年俊彥讚不絕口。

因為背叛自己學生唐林學,而深得帝心而升任文淵閣大學士的中行家家主中行欒佶,在自己的好孫子得到青雀這個名號後,原本佝僂的腰背都直了幾分。他的這幾分得意做派,被好事人稱作‘得勝的雞將軍’。這種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家夥說出的話,中行欒佶才懶得搭理,你們說我中行欒佶為老不尊,為人不忠可以,可是我的孫子我的學生那個不是頂叫人服氣的家夥。

這位讓朝廷重視,讓家族長輩欣慰的很有可能在未來就代表整個吳越王朝軍界的年輕人就站在唐攬月他們麵前。與他們想象中久經沙場粗糲的漢子不一樣,中行不破長相俊秀,很難將他和那個讓北辰名將王莽铩羽而歸的人聯係在一起。

他給楚歌的感覺很像燕雲三州中那些將種門庭裏出來的讀書人,是那種既能上馬殺敵又能吟詩作畫的儒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