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讚美的話可常說不可常信(2 / 2)

可見,奉承吹捧,不是發自內心的讚美,隻是為“利己”而“譽人”的。諂媚者利用人們喜歡被人讚揚的天性,以奉承吹捧為手段,通過種種溢美之詞,滿足諂媚對象的虛榮心,從而達到討好巴結的目的。奉承吹捧者常常不顧事實、不講原則、沒有是非標準,或者無中生有、口吐蓮花,或者誇大其詞。在吹捧者的口中,假的可以變成真的,錯的可以變成對的,惡可以變為善,醜可以變為美,庸人成為天才,昏君成為聖主。廉價的讚譽之詞,成為諂媚者獵取實際功利的“敲門磚”。

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要在成長的歲月中分清諂媚背後的陷阱,及嚴厲背後的慈愛,讓自己的人生之舟不偏離方向。

有些話有必要說,沒必要信

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在與人交往時,難免聽到一些不太符合實際的話,一方麵是自己說給別人聽的,另一方麵是別人說給自己聽的。一些寒暄的話語、讚揚的語言會讓人心生感激,更容易與你接近,所以有必要說。但是作為聽的人,可以高興,卻千萬不可當真。

一個法資公司的大老板每年環球巡遊一次,聽各國CEO述職。當然,也順便見一下各國雇員。隻是全球數萬張臉,哪兒記得過來?於是他每年都問同樣的三個問題:你是哪個大學畢業的?學的是什麼專業?何時來到我們公司的?除了CEO之外,公司的人每年要回答一次。大多數員工對待這三個問題就像對待元首閱兵一樣,隻是把答案像口令一樣喊出來而已,從不奢望自己能被大老板記住。但有一個IT工程師卻不是這樣,他每次回答完“我的專業是建築設計”之後,都會解釋一下為何從原來的建築設計轉行到IT領域。這是個漫長的故事,大老板是記不住的,於是他連續講了三年。第四年,當他又開始講的時候,大老板製止了他,並說:“好像是個挺長的故事是嗎?無論如何,我代表公司感謝你的努力工作。”可憐的IT工程師隻好把他那感人的奮鬥史收了起來。

老板隻是客套一下,誰知他竟當了真。

有人說,最討厭別人在分手時說“什麼時候一起喝茶吧”,並稱之為“最虛偽的話語”。其實這隻是中國式的友好告別語而已,最多相當於英文中的“See you”,能不能See you,沒人關心,隻不過現在要好聚好散了。至於下次是否一起喝茶,下次再說嘍,反正又沒定下時間與地點。

普通人在社交中都說著言不由衷、漫不經心的話,何況老板?

對於稱讚或恭維的“場麵話”,尤其要保持冷靜和客觀,千萬別因老板的兩句話就樂昏了頭,因為那會影響你的判斷。冷靜下來,才可看出對方的真實用心。對於老板拍胸脯答應的“場麵話”,你隻能持保留態度,以免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要知道對方說的是不是場麵話也不難,事後求證幾次,如果對方言辭閃爍、虛與委蛇,或避不見麵、避談主題,那麼對方說的就是“場麵話”了!所以對這種“場麵話”,要保持清醒,否則可能會壞了大事。

在人性叢林裏,人往往會呈現出多麵性,在不同的時空,善與惡會因不同的刺激而以不同的麵貌出現。沒有一個人完全壞,也沒有一個人完全好,好人也可能會做一些不好的事情,壞人也可能會做一些好事。我們常常無法判斷別人對自己所用的是否為真心,所以,當萍水相逢之人在你麵前作出許諾時,不能被這一時的“善”意衝昏了頭腦,應保持理智。

雖說場麵話不可信,但我們還是要學會說的。一些無礙原則與是非標準的場麵話,是一個人在紛繁複雜的社交場所立足的一項技能。

當我們當麵稱讚他人時,可以稱讚對方的孩子聰明可愛,稱讚他人的衣服大方漂亮,稱讚他人教子有方等,這種場麵話隻要不太離譜,聽的人十有八九都會感到高興,而且人越多他越高興。當麵答應他人的話,如“我會全力幫忙的”、“這事包在我身上”、“有什麼問題盡管來找我”等,這種話有時是不說不行的,因為對方運用人情壓力,當麵拒絕,場麵會很難堪,而且會得罪人;對方纏著不肯走,那更是麻煩,所以用場麵話先打發一下,能幫忙就幫忙,幫不上忙或不願意幫忙再找理由。

麵話,懂得說才能更受歡迎,不過說過了,就會讓人感到虛偽。

年輕人要學會說點場麵話,給別人一點甜頭,但萬不可被別人的場麵話所吸引,輕信別人的一時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