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呼吸後,氧氣的補充會使你的軀體處於一種平衡的狀態,情緒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控製。雖然你仍然處於興奮狀態,但你已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數次深呼吸可使你逐漸平靜下來。
2.憤怒時,幽自己一默又何妨
在憤怒一觸即發的危險關頭,你可以用自嘲的方法,從自己的不足中尋找樂趣,幽默是“製怒”的最好手段。
3.轉移視線
用其他方法也可消除心中的憤怒,如通過一些活動來轉移憤怒的情緒,做運動、聽音樂、與人傾訴等都不失為好的方法。
4.學習忍耐及寬容
遇事持寬宏大量的態度,可止息心中的怒火,化怒火為祥和。學會寬容,放棄怨恨和懲罰,將憤怒的包袱從肩上卸下來,你會輕鬆很多,心中一片明朗、平靜無波,生活自然會變得無限美好。
微笑著麵對有“不是”的父母
在行孝道的時候,年輕人不僅僅要給予父母物質上的關懷,還應從心裏關愛父母。麵對父母要有包容之心,這樣才能讓父母感受到真正的關愛。
國學大師錢穆先生說與家人相處時,應當兼顧情義,尤其是子女,應該以不傷害父母為前提。如果對父母無情,則必陷於大不義的境地。懂得了這些,在麵對父母的過錯時也就沒有什麼怨言了。
晚飯過後,母親忙著似乎永遠也忙不完的家務。剛上五年級的女兒大聲嚷嚷道:“媽媽,問您一個問題,您的心願是什麼?”
母親先是一愣,接著不耐煩地回答:“心願很多,跟你說沒用。”
女兒執拗地要求:“您就說說看,這對我很重要。”
母親看見女兒堅持的樣子,就回答說:“好吧,就說給你聽聽。第一,希望你努力學習,保持好成績;第二,希望你聽話,不讓大人操心;第三,希望你將來考上名牌大學;第四……”
女兒打斷母親:“哎,媽媽,您不要總是說對我的期望,說說您自己的心願吧?”
母親有滋有味地曆數著,沉浸在對美好未來的種種設想之中:“我嘛,一是希望身體健康,青春長駐;二是希望工作順心,事業有成;三是希望家庭和睦,美滿幸福;四是……”
女兒再次打斷母親的回答:“媽媽,您說的這些又大又空,說點實際的,比如您想要……”
母親好像猛然發現了什麼似的,有些惱火地打斷女兒的話:“我就知道你跟我玩心眼兒,一定是老師留了關於心願的作文題目,你寫不出來就想到我這裏挖材料對不對?實話告訴你吧,我的心願多著呢!我想要別墅,我想要小轎車,我想要高檔時裝。看,我的包壞了,還想要一隻真皮的包,你看這些實際不實際?這些你都能滿足我嗎?跟你說頂什麼用?好了,心願說完了,你去寫作業吧。”
女兒回到自己的房間,母親覺得還意猶未盡,又站起身推開女兒的房門。女兒正在寫作業,串串淚珠滾落,不停地用手背擦著。母親的無明火又上來了,比剛才的聲音還要高出幾個分貝,吼道:“你還覺得挺委屈是不是?你想偷懶是不是?你故意氣我是不是?”
女兒解釋:“媽媽,我不是……”
“還敢頂嘴!告訴你,9點鍾之前寫不完這篇作文有你好瞧的!”母親很權威地命令著,一扭身把門關上了。
第二天晚上吃完飯,女兒照例進屋寫作業,母親照例重複著每日必做的家務。
驀然間,她發現茶幾上多出一束鮮花,鮮花旁放了一個包裝袋,包裝袋上放了一張小紙條,紙條上麵寫著:
媽媽: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用平時攢的零花錢和這兩年的壓歲錢給您買了一隻真皮手袋。讓您高興,是我最大的心願。
——想給您一份驚喜卻不小心惹您生氣的孩子
母親的手顫抖了,呆呆地坐在沙發上說不出一句話來。
人們常常會說:“天下無不是之父母。”其實這話是不對的,聖賢都會犯錯,何況身為普通人的父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