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己的心靈寧靜下來
很多時候,我們的內心為外物所遮蔽、掩飾,浮躁占領了我們的整顆心,因此留下許多遺憾。
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巨大的壓力容易使人心境失衡。如果患得患失,就不能以寧靜的心靈麵對無窮無盡的誘惑,就會感到心力交瘁或迷惘躁動。一位長者問他的學生:“你心目中的人生美事為何?”學生列出“清單”一張:健康、才能、美麗、愛情、名譽、財富……誰料老師不以為然地說:“你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項——心靈的寧靜,沒有它,上述種種都會給你帶來可怕的痛苦!”唯有寧靜的心靈,才不眼熱權勢顯赫,不奢望金銀成堆,不乞求聲名鵲起,不羨慕美宅華第,因為所有的眼熱、奢望、乞求和羨慕,都是一相情願,隻能加重生命的負荷,加速心靈的浮躁,而與豁達康樂無緣。
我們行色匆匆地奔走於人潮洶湧的街頭,浮躁之心油然而生,這也是我們無法留心傾聽內心聲音的一個緣由。我們找不到一個可以冷靜駐足的理由和機會,現代社會在追求效率和速度的同時,使我們作為一個人的優雅逐漸喪失。那種恬靜如詩般的歲月對於現代人來說,已成為最大的奢侈和夢想。內心的聲音,便在這些繁忙與喧囂中被淹沒。物質的欲望在慢慢吞噬人的性靈和光彩,我們的內心空間被壓榨到最小,我們狹隘到已沒有“風物長宜放眼量”的胸懷和眼光。這一切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浮躁是多麼可怕。既然如此,我們又該怎樣擺脫這種浮躁的心理狀態呢?我們應該想辦法讓自己的心靈寧靜下來。
有一個到南美的叢林中探險的探險家,想要找尋古印加帝國文明的遺跡。於是他雇用了當地的土著作為向導及挑夫,因為適應了叢林裏的生活,所以土著人的腳力過人,盡管他們背負著笨重的行李,仍是健步如飛。在整個隊伍的行進過程中,總是探險家先喊著需要休息,讓所有的土著人停下來等候他。
到了第四天,探險家一早起來,立即催促著打點行李,準備上路。他雖然體力跟不上,但希望能夠早一點到達目的地,能夠好好地研究古印加帝國文明的奧秘。不料土著人卻拒絕行動,探險家對他們的行為惱怒不已,覺得難以接受他們的做法。
經過詳細的溝通,探險家終於了解到,這群土著人自古以來便流傳著一種神秘的習俗,在趕路時,皆會竭盡所能地拚命向前衝,但每走上三天,便需要休息一天。
探險家感到十分好奇,忍不住問道:“為什麼在你們的部族中,會留下這樣的休息方式。”向導莊嚴地回答了探險家的問題,探險家聽了向導的解釋,若有所悟,沉思了許久,終於展顏微笑:“我想這是我這次旅行中最大的收獲。”
土著人的回答是:“是為了讓我們的靈魂,能夠追得上我們趕了三天路的疲憊身體。”
掌握工作與休息之間的平衡,是讓我們持續擁有無窮動力的寶貴智慧。
應該休息時,就要完全地放任自我,讓疲憊的身心獲得複原,好讓靈魂可以追上充滿幹勁的腳步。
每天至少用20~30分鍾的時間,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讓壓力歸零,好好享受寧靜的時刻。一刻的寧靜,會讓我們的思考更深入,對事情有更全麵的看法,以開拓更廣闊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