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克爾斯後來又想把帕克·吉爾伯特放進改組後的聯邦儲備委員會,但摩根合夥人認為這不過是個"肉包子打狗"的辦法,因而拒絕了,他們也知道現在聯儲要聽命於新的政客們。從許多方麵來看,埃克爾斯的改革雖然已經遲了,但終究還是達到了聯儲改良支持者的目的,他們一直希望有一個美國中央銀行來限製華爾街的權力。20世紀20年代共和黨在國際舞台上的退縮,曾使得本·斯特朗和摩根財團能夠打消掉這個意圖,但在20多年以後,貨幣托拉斯的陰魂終於被徹底拔除了。
在華爾街眾多銀行中,沒有一家銀行像摩根財團那樣痛苦,那樣難以在做存款銀行業務還是搞投資銀行業務間做出抉擇。最終決定拖延到1935年夏,而那時它已依法被禁止從事證券業有一年了。考慮到華爾街上缺少企業證券發行,卡特·格拉斯在擬議中的1935年銀行法中加入了一個修正案,以恢複存款銀行從事有限的證券業務。合夥人們把其最後希望寄於此。
喬治·惠特尼作為公司承銷業務的負責人,要向摩根客戶通報銀行的決定,在這方麵他所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隨著利率的降低,許多公司要求以低利率為其到期債券再融資,他們不斷地問惠特尼應該如何行事。7月下旬,原國民城市銀行董事長、現為布萊斯公司的合夥人查爾斯·米切爾發現,惠特尼仍在寄希望於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在最後一刻能被推翻。米切爾告訴一位合夥人說:"我覺得他們還在期待……想看看銀行法中有關承銷的修正案能否通過,有關這一點,他們可比從前要樂觀得多。"148月下旬,銀行法修正案提交眾參兩院聯席委員會,但羅斯福總統給了摩根財團最後一記重拳,出麵否決了這項修正案,他拒絕考慮對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做任何修改。
傑克似乎是太壓抑了,不願意麵對這個現實,一直向特迪·格倫費爾保證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修正案能夠通過。但1935年初他在藝術市場上的一些神秘行動,卻暴露了他內心的悲觀。打著遺產繼承稅和清理資產的旗號,傑克賣掉了6幅繪畫真品,得到了150萬美元。德國鋼鐵巨頭弗裏茨·蒂森買到多梅尼科·吉蘭達約的《阿爾比齊家族的焦瓦娜·托爾納博尼》,而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得到了弗拉·菲利波·利皮的一個三連套圖畫和魯本斯的《奧地利的安妮》。通過倫敦的克裏斯蒂拍賣行,傑克拍賣了7箱積攢了30多年、令人夢寐以求的袖珍畫。7月份天氣悶熱,克裏斯蒂拍賣行特意請了一名護士到場,以防有人暈倒。就這樣傑克賣掉了小漢斯·霍爾拜因的一幅畫、一個鑲嵌著伊麗莎白女皇肖像的金墜子,還有其他稀世珍品。隻有極敏銳的新聞評論家才會把這種對現金的突然需求與摩根財團的決策問題聯係起來。正如傑克在他父親去世後所表現出來的,如果需要保存銀行資本,他隨時可以毫不吝惜地捐獻出他的藝術收藏品。
J.P.摩根公司在做出決策前,1934年6月,與摩根建富一起又出台了一項舉措,以順應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英國分部成為有限公司,紐約公司持有其三分之一股份。這樣做是為了使J.P.摩根公司這家新的商業銀行不直接進入英國證券業務,這種結構也正是英格蘭銀行所希望的。紐約這下子成了一個不參與經營的投資者。蒂姆·柯林斯說:"顯然這就是讓他們別多插手。"他後來成為摩根建富的董事長。15在華爾街23號和大溫徹斯特街23號之間仍保留著一種親密熟悉的感情,倫敦的《泰晤士報》稱這僅僅是一種"細微的技巧性變化"。16但對於一家長期聽命於紐約的銀行來說,這種變化卻代表了英國方麵自主行事的一個新階段。剛好,這個時期,除了在大英帝國外,倫敦金融城已經不像戰前那樣,可以再放出大筆外彙貸款了。於是摩根建富以及倫敦的其他商人銀行就把注意力轉向證券及國內銀行間的兼並業務上了。
1935年8月,湯姆·拉蒙特把J.P.摩根的首腦們召到他在緬因州岸邊的小島農場裏,其中包括摩根的合夥人萊芬韋爾、惠特尼、帕克·吉爾伯特和哈羅德·斯坦利,以及戴維斯——波爾克——沃德韋爾法律事務所的蘭辛·裏德。在這次秘密會議上,摩根財團作出不可變更的決定,繼續保持存款銀行不變,但分離出一部分成立一家完全獨立的投資銀行,叫作摩根士丹利。這次高層會議沒留下任何會議記錄,因此也就留下幾個沒有回答的基本問題。為什麼摩根這些首屈一指的承銷商傾向於"商業"銀行而不是"投資"銀行?為什麼他們偏愛存貸業務而不是證券和經紀代理?為什麼這樣一個舉措,從後來角度看似乎是缺乏遠見?
這種選擇在50年以後看起來仍是異乎尋常的。從1919年至佩科拉聽證會,摩根牽頭經辦了60億美元藍籌公司和外國政府債券。摩根認可的債券發行還能帶來像支付債券紅利這樣的抵押金融業務。就像拉塞爾·萊芬韋爾跟拉蒙特說的:"我更相信了,證券業務是銀行業務不可缺少的填充物,如果沒了這個,銀行業務很快也就枯竭了。"17除了布朗兄弟·哈裏曼公司,多數重要的合夥公司——庫恩——洛布、高盛和雷曼兄弟——都選擇了"投資銀行"(實際上是指證券業務)。商業銀行業務——即信用證、貸款、外彙和股票過戶這類業務——對於像J.P.摩根公司這樣一個興致獨特,並有活躍的幕後外交活動的銀行來說,未免太平淡寡味了。這個選擇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證券市場不景氣的影響,一段時期以來,證券承銷是公司最不賺錢的行當,新證券法使承銷商被大筆潛在的負債捆住了手腳。發生了優惠客戶名單的醜聞以後,傑克·摩根痛定思痛,或許是覺得商業銀行的獲利水平比起投資銀行來說,要更穩定和持久。為了敦促撤消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萊芬韋爾給羅斯福寫了一封信,說明在大蕭條期間應該如何看待證券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