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高血壓對心、腦、腎器官的損害程度可將高血壓分為三期:
Ⅰ期:休息後血壓可降至正常,無心、腦、腎或眼底病變。此期病人最多。
Ⅱ期:有心、腦、腎器官的損害,如左心室肥大、心肌損害、有蛋白尿、眼底異常等。
Ⅲ期:有明顯心、腦、腎或眼底病變,如心功能不全、尿毒症等。
高血壓的治療有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如非藥物治療無效時,可用藥物治療。具體有以下幾點:
1、消除緊張情緒,避免過重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保證足夠的睡眠,加強鍛煉,避免過度肥胖,盡量不吸煙,不飲過量的酒,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少吃肥肉及動物內髒。
2、對於輕度早期高血壓患者來說,限製鈉鹽的攝入量可有效的降低血壓,甚至不用服降壓藥。
3.中、重度患者應短期休息,可適當減輕工作。但對於Ⅲ期的患者則應臥床休息,停止工作。
4、藥物治療時,常用的一線藥物有:
?利尿劑:如雙氫克尿噻、安體舒通、速尿等。對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特別是老年人,效果較好。但此類藥物有低血鉀、脂質代謝紊亂以及性功能障礙等不良反應。
?受體阻滯劑:如心得安、阿替洛爾或美多心安等。用此藥時應逐漸停藥,不能突然停藥,否則會出現反跳現象。對於伴有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的高血壓患者效果較好。但有心髒傳導阻滯、脂質代謝異常、心功能不全、支氣管哮喘、痛風、外周血管病變的患者禁用或慎用。
?α受體阻滯劑:如呱唑嗪、酚妥拉明等。可以與利尿劑及β受體阻滯劑合用,但老年患者要慎用。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ACEI):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苯那普利等。對腎素增高引起的高血壓效果較好,有保護腎髒的作用。咳嗽是常見的不良反應。
?鈣離子通道拮抗劑: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尼卡地平等。主要不良反應有乳房發育、下肢浮腫、頭脹痛、麵紅、心悸等。
?中樞神經和交感神經抑製劑:如可樂定、甲基多巴。多用於中、重度高血壓及腎功能不全的高血壓患者。但要注意孕婦不能用可樂定,有肝病者不能用甲基多巴。
?中成藥:複方降壓片、珍菊降壓片等,多用於輕度高血壓患者。
在高血壓的治療初期,一般選用一種藥物為好,如效果不明顯時,可根據病情及合並其他器官病變的性質選擇聯合用藥。如利尿劑加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加β受體阻滯劑加ACEI、β受體阻滯劑加ACEI加鈣離子通道拮抗劑等。
用藥時需注意,高血壓患者應長期堅持治療,不能輕易中斷。重度高血壓患者,應去醫院治療。沒有其他器官損害的輕度高血壓患者,經長期非藥物及藥物治療後血壓降至正常,這時可停藥,但需嚴密觀察,一旦血壓重新升高,應及時治療。冬季有時高血壓不易控製時,可加大藥物劑量或再加一種藥物聯合應用,在夏季有的患者也可適當減少藥物劑量或少用一種藥物。
在預防方麵,適當參加體力勞動與鍛煉,積極糾正致病因素,如少喝酒,不吸煙,限製鈉鹽的攝入量,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黃、肥肉、動物內髒、魚子等,肥胖者應減輕體重,控製糖尿病等,這些對預防本病都有積極的作用。
實用家庭療法:控製高血壓的12種方法
高血壓是危及人類健康的慢性病,特別是對老年人,在所有引起心髒病的因子中,高血壓始終是預測65歲以後是否有心髒血管疾病的最準確指標。大約70%的患者有所謂的輕度高血壓,即指其舒張壓介於90~105毫米汞柱之間。目前的治療方針著重於非藥物療法。下列療法是專為輕度高血壓患者設計的,以有效地控製血壓。如果你正服用藥物治療高血壓,可能需要調整劑量。在采取改變前,應向醫師谘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