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團隊的知識管理(3)(2 / 2)

如果公司的主管或經理對這些問題沒有清晰的答案,知識管理策略的選擇將無從談起。如果答案清楚明確,那麼在確定主導知識管理策略時,應進一步考慮如下幾個問題:

公司提供的是標準化的產品還是用戶化的產品?如果提供的是標準化的產品,那麼主導知識管理策略就應是法典編輯策略;如果出售的是用戶化的產品與服務以滿足用戶的獨特需要,那麼法典編輯策略的效用就很有限。

公司擁有的是成熟的還是新穎的產品?如果企業的策略是基於成熟的產品,那麼企業將從反複使用的模型中獲得豐厚的回報,反之,如果擁有的是新穎的產品,則對知識進行管理時應以人格化策略為主導。

公司的員工在解決問題時依賴的是明確的還是難以言表的知識?明確的知識是可以被編輯的,如簡單的軟件代碼和市場數據,當公司的員工依靠明確的知識去完成工作時,文檔的方法最有意義;而難以言表的知識很難用書麵形式表達出來,是通過個體經驗獲得的,包括科學知識經驗、操作性的“知道如何”、對行業的洞察力、商業判斷和技術經驗等,有時試圖將內隱的知識明晰化反而會產生嚴重的問題。

這樣很顯然了,因為麥肯錫管理谘詢顧問公司提供的是用戶化的產品,而這些產品往往是新穎的並不成熟的,公司員工在解決問題時依賴的又是難以言表的知識,所以麥肯錫采取的是人格化的策略。但在知識管理上,麥肯錫也不是完全拋棄法典編輯策略。麥肯錫發現:強化錯誤的策略或試圖同時使用兩種策略,將會迅速地損害本企業,80/20法則是實際決定主輔關係的一個有益參考。

2.知識管理的實施步驟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向縱深發展,如何實施知識管理就成為企業高層領導人十分關注的問題,也是企業麵臨變革與創新的重大考驗。顧磊傑認為,企業實施知識管理,企業領導人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步,確定公司的戰略目標和核心競爭力在哪裏。由於知識管理不能脫離公司的目標而獨立存在,它必須與公司的總體戰略目標相一致,才能有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比如賈爾斯公司的長遠目標是“成為一家長久的、有規模的、高科技的百年企業”。根據這個戰略目標製訂出賈爾斯公司的知識管理戰略規劃書,即“長久的”——知識必須有積累;“有規模的”——知識必須能在大範圍內共享;“高科技的”——管理的知識必須能提煉成高附加值的。

第二步,確定公司知識管理的重點領域是哪些。首先明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哪些,比如賈爾斯公司強大的市場渠道能力、運作能力。其次明確公司哪些業務是未來的發展重點,比如賈爾斯公司網絡產品的研發、軟件產品的研發、分析公司潛在收益最大的環節等,從而確定組織內部優先實行知識管理的部門或流程名單。

第三步,對引入知識管理的業務環節或流程進行分析。分析該項業務環節或流程想要做到什麼,而做到這些必須具有什麼能力。比如我們經常說某事必須要某人來做,才能順利完成,這裏的某人所具有的能力和技能,就是在這個環節進行知識管理的內容。將這些管理起來,就能達到該項業務環節或流程想要做到什麼的目標,並分析該環節現有的知識,包括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存放在哪裏,製定出它的知識樹狀圖。

第四步,根據上述分析,製定相應的知識管理方案。該項業務環節或流程的知識需求是哪些,得到這些知識的障礙在哪裏,如何破除障礙,得到需求的目標以及選擇相應的最成熟的工具,製訂出知識管理實施的計劃書。

第五步,對引入知識管理的業務環節或流程進行實施前和實施後的評估。了解是否知識管理策略對該項業務有了明顯的和可衡量的效果,同時也是對前期分析和知識管理實施的一個檢測,並根據評估的結果來調整公司的知識管理計劃。

對各項需要知識管理的環節或流程進行逐次的實施,全部實施後,再對第一個實施的環節進行再分析、再實施,形成企業知識管理的一個良性循環係統。

人們通常與同組的人共享知識。因此,管理者可使用各種激勵手段鼓勵不同小組之間人們的知識共享。或者,重組組織使人們成為不同小組的成員,從而增加共享知識範圍。另外,還可以通過會議、課程教授、導師培訓等方式鼓勵相互小組之間的知識共享。員工們經過一段時間調整,也將充分利用這種新的分組方式,實現知識全方位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