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方外化山(2 / 2)

白雲禦劍而下,落於這座不知名字的大山山腰,四處綠樹花草同其它山丘無異。但仔細觀來卻察覺出一股似有還無的殺氣彌漫整個山中。白雲眉頭皺起,心中對這座不知名的大山好奇不已。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慕白雲手撚法訣緩緩進入,腳踏陣法緩緩進入以備不測。

行了數裏之遙,但見一巨石擋路而立,立於通往山頂的大道之上。以古篆體龍飛鳳舞蒼勁有力地刻著“方外化”三個大字在巨石邊上。四周殺氣更濃。白雲心生無力恐懼之感,準備離去。

“年輕人,你可是太華派門下?”一個雄渾的聲音響起。

“什麼人?”白雲心頭大駭,運用道家玄功探測說話之人所在,竟無所收獲察覺。從此人此手功力來看,此人功力高出白雲不知幾十倍乃至幾百倍。在白雲心頭升起四個大字:深不可測!

“嗬嗬,你問老夫何人?老夫的名號世人已忘記好多好多年了。你先回答老夫。”

“在下太華派弟子慕白雲。敢問老先生有何指教?”

“你不必緊張,老夫的名號你將來自會知曉。老夫便是這方外化山的主人。跟你說話的不過是我在此等候你好幾千年

“等我?”白雲心頭疑惑解,“那我怎麼察覺不到你的存在?”

“以你此時功力不說,放眼整個人間界也沒幾人可以察覺得出。”聲音響若雷鳴。“我的肉體真身並不在這兒。”

“那你為何在此?”

“方外化,方外化山。此地隻是老夫當年的一座修煉之地罷了。老夫肉體困於西域絕地火焰山(注2)內已經萬年了吧。”

“你被困於極火之地火焰山!那你……那你怎麼不設法出來?需要我的幫助嗎?白雲震驚無比---西域火焰山烈火連天,寸草不生,凡人靠近立成骨灰!”

“出去?嗬嗬,王比我瘦的苦大多了。王被困於昆侖之巔受九雷轟頂永不停止之苦。同王相比,我這點苦算得了什麼?”

“你說的王是?難道他……”

“這些對你現在來說都還不重要,我在此等你隻是為了王的囑托。此地專為你而存在。見你到來自然開啟,任務完成自動關閉。今日見你,隻是為了萬年前王的囑咐---王囑咐我將這把劍交給萬年後的一個穿白衣的太華派弟子手中。其餘事情你不必多問,天機不可泄露,如若提前告知,你將受天雷之苦。”言語方畢,一道柔和之光從山之深處飛來。慕白雲一躍而起,縱身接下。

注1:“死生契闊”四句,語出《詩經&8226;邶風&8226;擊鼓》: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注2:火焰山,位於吐魯番盆地的北緣。古書稱之為“赤石山”,維吾爾語稱“克孜勒塔格”〔意為紅山〕。

對於火焰山的形成有兩個傳說:

傳說一:當年美猴王齊天大聖孫悟空大鬧天宮,倉卒之間,一腳蹬倒了太上老君煉丹的八卦爐,有幾塊火炭,從天而降,恰好落在吐魯番,就形成了火焰山。山本來是烈火熊熊,孫悟空用芭蕉扇,三下扇滅了大火,冷卻後才成了今天這般模樣。

傳說二:古時候,天山有一條惡龍經常吃童男童女。一位叫哈拉和卓的青年決心降伏惡龍。他手執寶劍,與惡龍激戰3天3夜,終於腰斬了惡龍,並把惡龍斬成10截。死龍不再顫動,變成一座紅山,被斬開處變成了山中的峽穀。

火焰山神奇的地貌、獨特的物產,眾多的文化遺址,優美的傳說。火焰山荒山禿嶺,寸草不生。每當盛夏,七月流火,紅日當頭,地氣蒸騰,焰雲繚繞,赭紅色的山體形如飛騰的火龍,十分壯觀。火焰山景觀有饅頭山、雲梯、千佛洞、吊橋、買買提大院、萬佛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