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明確提出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布局:堅持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發展,形成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各區域人才戰略也要堅持這一指導思想,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提供人才支持。
一、實施產業人才聚集戰略,以產業人才集群為基礎構築人才高地
人才集群一般是隨著產業集群的出現而出現,為產業集群發展提供人才支持。產業人才集群是人才集群的主要形式。如北京、深圳的高科技人才集群,上海的金融人才集群。
產業集群有的又被譯為產業簇群。“集群即指在一個特定區域下的一個特別領域,存在著一群相互關聯的公司、供應商,關聯產業專門化的製度和協會”。“產業簇群是指在特定領域中,同時具有競爭與合作關係,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關聯性的企業、專業化供應商、服務供應商、相關產業的廠商,以及相關的機構(如大學、製定標準的機構、產業公會等)”。
產業集群具有很強的人才聚集功能。產業集群對人才的聚集力主要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麵:一是產業集群給人才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更廣闊的發展舞台。產業集群使許多相關企業和機構集聚在一起,使這裏成為產業發展中心,人才在這裏比其他地方有更多的求職、創業、合作、發展、提高等機會,也代表著產業發展的最高水平,能為人才提供最大的事業發展空間,因而能吸引各類優秀人才的進入。“具有創意的企業家或個人,會從其他地方遷移到產業簇群中,因為產業簇群不斷散發出機會的信號。產業簇群的成功故事,也會吸引最優秀的人才加入”。二是產業集群有利於同類人才聚集。人以類集,產業的發展吸引該類產業人才紛紛前來,人才越聚越多,人才越多人才聚集力越強,這就是人才聚集中的磁場效應,也是人才聚集的馬太效應,從而使優勢產業成為產業人才聚集的中心。三是產業集群有利於相關各類人才的聚集。產業集群使各類人才之間形成關聯,一種人才的聚集可能帶動其他相關類型人才的聚集,因而比單一的產業對人才有更強更廣泛的吸引力,形成各類人才交相聚集的整體聚集功能,產業集群因而成為各類人才的彙集中心。四是產業集群使人才與企業之間形成良性互動。產業集群成為相關人才的集聚地,因而也有利於企業招聘有關人才,“在尋求優勢的廠商眼中,產業簇群也是一個提供專業化和有經驗員工的集中地。產業簇群如同這類員工的人才庫,它降低了招募時的搜尋與交易成本,也盡可能使工作配對更有效率。除此之外,因為產業簇群代表了機會,降低了員工改變工作地點所可能發生的風險,也減少了企業到其他地方尋找專業人才的成本”。人才聚集成為吸引外部企業加入產業集群的重要因素,而產業集群的擴大又有利於吸引更多的人才,從而形成人才聚集與企業聚集相互促進的良性互動關係。
產業人才集群是產業集群人才聚集的結果,是產業集群內相關企業和機構的各類型人才的關聯性集結,是以產業集群為基礎的各類人才(包括相關產業企業的經營管理人才、產品研發人才、市場營銷人才和為產業發展提供教育培訓、金融、信息、谘詢等服務的人才)相互關聯的集合體。人才集群內各相關人才類型之間以產業集群為基礎形成相互關聯,一種人才類型的增加或減少也要求其他人才類型相應地增加或減少;一種人才的升級提高也要求其他類型人才升級提高;一種人才類型的能力素質狀況和流失會影響其他類型人才作用的發揮程度。
產業集群對區域、國家和企業的競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產業集群的分布具有地域集中性,因而對區域競爭更加重要。產業人才集群在區域人才競爭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產業人才集群有利於區域人才聚集,使所在區域具有強大的人才吸引和彙聚能力,成為各類人才彙集中心,人才高地便自然形成。產業人才集群有利於區域人才結構優化。人才集群中各類優秀人才彙聚,有利於形成人才的最佳組合,促使人才配置的最優化,從而提高人才使用效益;產業人才集群以產業集群為基礎,形成各類人才之間的關聯,這種關聯對人才結構具有自發的調節作用,使人才結構適合產業結構的需要,因而調整和優化產業人才集群的結構是調整和優化人才結構使之與經濟結構相適應的有效方式。產業人才集群還有利於區域人才培養。產業人才集群具有知識溢出、交流、共享等功能,使產業集群所在區域成為相關知識、經驗、技術、信息增長、變化、流動最快的地區,成為產業的知識中心、技術中心、信息中心,也成為相關類型人才競爭最激烈的地方,各類型人才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相互競爭,從而有利於人才的培養提高。
因此要高度重視產業對人才的吸引作用,實施產業人才聚集戰略,以產業聚集人才,以產業集群形成人才集群,以產業人才集群為基礎構築人才高地。產業集群是形成人才集群、建設人才高地的基礎。沒有形成產業集群的城市很難構築人才高地。沒有產業人才集群的人才高地是缺乏根基的人才高地,各類人才缺乏產業的關聯,缺乏有機聯係,是人才的臨時大拚湊,不利於人才作用的發揮。這樣的人才高地是缺乏活力和低效益的人才高地,難以持久。以產業人才集群為基礎構築的人才高地,才是適合經濟發展需要,符合人才彙集規律,具有生命力和可持續性的人才高地。
實施產業人才聚集戰略,以產業聚集人才,以產業人才集群為基礎構築人才高地,需要從以下方麵加以努力:
1.積極發展優勢產業,建設產業集群
要充分發揮人才資源的主動性,通過人才資源開發促進區域特色優勢產業的形成和發展。人才資源開發促進優勢產業發展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麵:一是有利於自然資源開發,發揮自然資源優勢。有自然資源優勢的地區要吸引、培養、配置有利於發揮區域自然資源優勢的人才,如相關創業人才、技術人才、市場營銷人才等,從而以優勢自然資源為基礎培養和形成特色優勢產業。二是彌補自然資源不足,自然資源貧乏的地區,要發揮人才資源優勢,根據人才資源優勢培養和發展優勢產業,如北京以文化人才、高科技人才優勢發展文化產業、高科技產業。以人才資源優勢彌補自然資源不足,形成以人才資源為基礎資源的產業經濟。這種經濟也可以稱為人才經濟,是高度依賴人才而對自然資源沒有什麼依賴的經濟。
2.積極以產業聚集人才,擴大產業的人才聚集度
產業集群形成後要依托這些產業集群吸引、彙集人才,加快產業人才聚集,提高產業的人才密度,形成產業人才集群。隻有形成產業人才集群,才能獲得產業人才的優勢,形成優勢人才群,以人才優勢支撐和促進產業優勢,以產業人才競爭力增強產業競爭力。
要擴大產業的人才聚集度,需要增強產業對人才的容納力和吸引力。如內蒙古包頭市將實施“777優勢產業人才聚集工程”,打造優勢產業人才培養基地。該工程是指在全市鋼鐵、裝備製造、鋁業、電力、稀土、乳業、建材7大優勢和支柱產業中,選擇7個龍頭企業,建立7個科研基地。市裏在政策、資金上給予重點扶持,幫助吸引國內外該產業優秀人才,帶動高素質專業團隊,形成優勢和支柱產業人才聚集地和人才培養基地,成為同行業的人才輸送中心,每個產業中的高層次人才要達到100人以上。為此要提高產業科技含量。珠三角產業人才聚集度之所以低,與其以“三來一補”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主有關,就像農業和農村因為生產力水平低,生產條件差,雖然缺乏人才,但卻難以接納大量人才。因為生產技術含量低,工資收入少,工作環境差,也難以吸引人才。要提高人才吸引力,增強人才容納量,必須提高產業和企業的科技含量和生產力水平,改善人才工作環境和待遇,而這又有賴於大量高素質人才。人才與產業之間存在一種互動關係,隻有在現有情況下盡量增加產業和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才能形成人才與產業的良性互動:人才多—產業水平高—人才吸引力大—人才更多,從而形成產業人才集群,進一步推動產業升級發展。
3.鼓勵引導人才流向重點發展的產業
要製定鼓勵人才流向重點產業的優惠政策,加強對重點發展產業人才的宣傳,在全社會樹立人才投入該產業的光榮感、使命感,從而吸引人才流向該產業、地區。如美國一流人才紛紛投入太空科技及相關企業,德國的化工業、日本的鋼鐵業和消費電子業對人才的吸引也是如此。對某些職業的尊重可能會成為一種社會心理,從而提高這些職業從業者的社會地位,引導人才從事這些職業。
4.建設產業人才集群就是要圍繞產業集群需要集聚人才
各地要根據各自優勢,明確產業集群建設的目標和產業集群的構成要素,如相互關聯的企業、專業化供應商、服務供應商、相關產業的廠商,以及相關機構(如大學、製定標準化的機構、產業公會等),再明確產業集群所需人才的具體構成,即產業集群的人才結構。然後根據產業集群對人才的需要培養、引進、配置各類人才。不同的產業集群有不同的產業結構,產業人才集群也是以優勢產業人才為核心聯結相關產業人才而組成的綜合性產業人才集群。產業集群對各類人才的集聚,有利於優化人才結構,有利於整合各類人才資源。產業集群的人才結構是區域人才結構的核心,圍繞產業集群需要集聚人才,形成產業人才集群,並不斷提高產業集群人才素質,優化產業集群人才結構,是區域人才戰略的核心內容。
5.人才資源開發要充分發揮產業集群的優勢
產業人才集群形成後,區域要利用產業集群的優勢開發管理人才,如組織相關人才交流,促進人才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使該區域成為相關產業信息中心和知識密集地,這反過來又有利於增強對人才的吸引力;產業集群區的學校、培訓機構,最了解產業的需要,要利用相關人才集聚的優勢培養人才,及時根據產業發展需要,調整人才培養方向和教學內容,整合產學研資源,開展產業集群短缺人才培養和人才提高培訓,使該區域成為產業人才的前沿培養基地。要根據產業集群人才的特點和產業集群發展需要,發展有關服務機構,開展有針對性的服務,完善產業集群區人才生活、學習、工作的環境。
6.加強區域之間產業人才集群建設的合作
產業集群的規模可大可小,分布範圍也可大可小,有的可能在一個地區內,有的在一個省內,有的甚至要跨省、跨國。對於跨區域的產業人才集群建設,需要加強區域間合作。為跨區域的產業集群提供人才服務,建設跨區域產業人才集群,應該成為區域間人才合作、人才一體化的重要內容。
二、實施內外結合戰略,充分發揮內外人才資源優勢
人才資源的獲得可分為內部培養、選拔和外部引進兩種,相應的人才戰略也可分為內向型戰略和外向型戰略兩種。各地在人才競爭中要注意內向型戰略和外向型戰略的結合,充分利用好內部人才資源和外部人才資源兩種優勢。
內向型人才戰略是主要依靠內部人才資源、挖掘內部人才資源潛力,獲得人才競爭優勢的戰略。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主要靠內部培養和選拔。實行內向型人才戰略,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因為內部人才資源比較豐富,可以主要依靠內部人才資源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二是因為對外部人才缺乏吸引力,難以從外部引進所需要的人才,而隻有依靠挖掘內部人才資源潛力來實現發展。內向型人才發展戰略的實行者,麵臨的情況往往是兩種情況兼具,如有些西部地區,既難以從外部吸引人才,自身又擁有較豐富的人才資源,因而應以培養和用好內部人才為主,以吸引外部人才為輔,內向型人才發展戰略是比較理想的選擇。也有的雖然人才資源十分缺乏,但由於難以從外部吸引人才,於是隻好想辦法從內部挖掘潛力,如中西部地區的農村,主要靠開發利用當地的鄉土人才來實現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