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青站在了醫生麵前,醫生頭頂上的花白頭發仿佛就是救命稻草,道:“周醫生,求您救救我兒子。”她每說一個字都伴隨著一串眼淚,眼淚如斷線的珍珠,一個勁往下掉。
周醫生是見慣了病人家屬類似表情,輕言細語道:“你先不要哭,這個病雖然很棘手,也不是沒有解決方案,費用很高,條件苛刻。”
張小青道:“周醫生,不管花多少錢,我們都要為兒子治病。”
周醫生道:“你們兒子的病學名叫Wilson病,又稱肝豆狀核變性,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先天性銅代謝障礙性疾病。基本代謝缺陷是肝髒不能正常合成銅藍蛋白和自膽汁中排出銅量減少,因此大量銅貯積在肝、腦、腎等組織中。高濃度的銅會使細胞受損和壞死導致器官功能損傷,臨床上以肝損害、錐體外係症狀與角膜色素環等為主要表現。本病通常發生於兒童期或青少年期,以肝髒症狀起病者平均約年齡11歲,以神經症狀起病者約平均19歲,少數可遲至成年期。絕大多數患者先出現神經症狀,少數先出現肝髒症狀,也有少數患者首發症狀為急性溶血性貧血、皮下出血、鼻衄、腎功能損害及精神症狀等。多數起病緩慢,極少數由於外傷、感染等原因呈急性發病,最終都會出現肝髒及神經損害症狀。”
侯天明在醫生麵前變得怯生生,道:“周醫生,錐體外係症狀是什麼意思?”
周醫生道:“我就簡單講,有可能出現震顫、構音障礙、麵具臉、肢體和軀幹出現肢體僵硬、動作遲緩、手指運動緩慢。”
聽到麵具臉,侯天明想起兒子臉上奇怪的表情,猛地打了自己一個響亮耳光,他前一陣子總覺得兒子表情怪,一幅似笑非笑的表情,當時還對他的表情頗為厭惡,今天聽周醫生一席話,才知道兒子原來是得了病。他痛苦地想道:“如果我多關心兒子,說不定就可能早一點發現問題,也不至少拖到現在。”
周醫生見到侯天明痛苦的表情,道:“雖然Wilson病很凶險,但是現在醫學發展到現在,也找到了攻克手段。”
侯天明如遇到了救星一般,道:“周醫生,這病能治。”
……
周醫生點頭道:“比較慶幸的是Wilson病是少數幾種可以治療的遺傳病之一,低銅飲食及驅銅治療是治療該病的首選方法,肝移植是治療其終末肝功能衰竭及急性衰竭的惟一有效的手段。難點在於肝源!如侯榮輝這種情況,越早進行肝移植,對身體越有利,免得損傷其他器官。但是肝移植也有風險,萬一失敗,就意味著孩子生命提前結束。即使成功,也要忍受常人難以想象的抗排異。”
周醫生講述是平靜的,卻讓侯天明和張小青如處在狂風巨浪之中,一會到達浪尖,一會跌入浪底。
侯天明想起兒子突然惡化的病情,道:“如果持續惡化,病情加重,是不是隻能換肝一條路?”
周醫生點了點頭,道:“是。你們要有心理準備。”
侯天明道:“沒有肝源不要緊,我是他父親,就用我的肝,排異現象應該少一些。
張小青道:“用我的肝,我願意為我兒子移植。”
周醫生道:“一切要等檢查結果出來以後再做決定,如果病人確實是Wilson病,就可以進行配對。配對成功後,就可以準備肝移植。我們醫院近些年做過多起肝移植手術,存活率很高,存活者銅藍蛋白、肝功能均恢複正常,未見複發。”
等待檢查結果是無比漫長的煎熬,張小青被兒子病情擊跨,一直靠在侯天明肩頭。這是幾年來兩人最親密的接觸,也是最苦澀的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