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昂貴的自控:控製自己就是控製企業
第一章 冷靜行得萬年船
在任何組織內,優柔寡斷者和盲目衝動者均是一種傳染病毒,前者的延誤時機和後者的盲目衝動,均可使企業在一夕間造成毀滅性的災難。
對我而言,管理人員對會計知識的把持和尊重、對正現金流的控製,公司預算的掌握是最基本的元素。還有兩點不要忘記,第一,管理人員特別要花心思在脆弱環節;第二,在任何組織內優柔寡斷者和盲目衝動者均是一種傳染病毒,前者的延誤時機和後者的盲目衝動均可使企業在一夕間造成毀滅性的災難。
——摘自《管理的藝術》
背景分析
1957年10月11日,“塑膠花總進攻日”——李嘉誠在香港發起塑膠花促銷大戰的第一天來臨了。
為了這一天,李嘉誠的塑膠廠員工夜以繼日地工作,加班生產。他要在第一天便全麵占領市場,造成盛大的轟動態勢,同時,讓其他企業沒有喘息的時間,跟風搶占市場。所以在此之前他和全廠員工都共同遵守秘密,對外也一律守口如瓶。
然而就在長江廠塑膠花上市的前兩天,李嘉誠忽然獲悉一個讓他膽戰心驚的信息:蓮卡佛國際有限公司已與意大利的維斯孔蒂塑膠廠簽訂了首銷塑膠花5000束的協議,並且要在10月15日在該公司所有的連鎖店裏同時展銷。
李嘉誠獲悉此信後,並沒有驚慌失措,在冷靜地分析當前形勢之後,他決定馬上開始提前部署盛大展銷。李嘉誠想到了一點:價格。自然,填補空白的產品市場很容易賣高價。即便是維斯孔蒂進軍香港,同是高價位競爭,自己也不見得輸。
但李嘉誠不是一個貪心的人,他認為:價格昂貴,必少有人問津,必然難以盡快打開市場。他希望以“物美價廉”立足香港。由於李嘉誠的塑膠廠是批量生產的塑膠花,成本並不高,李嘉誠在經過成本預算後,大膽做了一個決定:“低價位,多銷點”的經商策略——賣得快,必產得多,“以銷促產”比“居奇為貴”更符合商界規則。這一決定得到了廠內骨幹的鼎力支持。
塑膠花以中低檔價格一麵世,立刻便顯現出了它特有的優勢。當天,在李嘉誠暴風驟雨般的攻勢前,香港幾家媒體嘩然。等到蓮卡佛的連鎖店推出意大利的原版塑膠花時,市場已經被長江廠占領了。兩相對比,差異巨大:意大利塑膠花走的是高檔路線,作為奢侈品價格不菲,隻有少數洋人和華人富有家庭購買。而李嘉誠的塑料花則走的是大眾路線,價格適中,成為大眾蜂擁搶購的新貨種。同時,意大利的塑膠花雖然質量較好,但因為花樣口味並不適合香港文化;而李嘉誠的塑膠花卻是盡顯本地風光,故而,一推出,便博了個頭彩。
這一次轉型為長江廠帶來了滾滾財源,全廠上下情緒高昂。客戶蜂擁而至,為物美價廉的塑膠花更添一份喜慶。他們爽快地按李嘉誠的報價簽訂供銷合約。有的為了買斷權益,甚至主動提出預付50%訂金。李嘉誠細致梳理了經銷商的銷售網絡及銷售情況,盡可能達到人貨匹配供給最大化,很快塑膠花就風行香港了。老一輩港人記憶猶新,幾乎是在數周之間,香港大街小巷的花卉店,擺滿了長江出品的塑膠花。尋常百姓家、大小公司的寫字樓,甚至汽車駕駛室,都能看到塑膠花的倩影。
然而,自古花開一家的好事都不會持續太久,等待長江廠的,是後來居上的同業公平而無情的競爭。李嘉誠也並沒有沉浸在首戰告捷的喜氣中忘乎所以,他果斷進行了市場加固和設施、資金、租賃廠房等更新。《李嘉誠全傳》提到了李嘉誠的迅速成長與學習:他看好股份製企業,決定分兩步走。第一步,組建合夥性的有限公司;第二步,發展到相當規模時,申請上市,成為公眾性的有限公司。但李嘉誠沒有料到的是,這一次進攻塑膠廠的,不是市場產品,而是借媒體炒作。對手十分聰慧。
這一天,李嘉誠的秘書將一份《商報》放到了他的辦公桌前。李嘉誠一看不由心驚,原來有人發表文章攻擊李嘉誠:《且看長江公司的真麵目》。文章如此寫道:
“休看李嘉誠現在呼風喚雨,到處以他的塑膠花嘩眾取寵,招搖過市。其實他並不是一個真正的企業家,也從來不是什麼精通塑膠製品的技術權威。如果翻開他的曆史就會讓人吃了一驚……
“李嘉誠所謂的公司,其實不過就是一個大雜院。不但所有廠房都是破爛陳舊的,就是生產塑膠花的設備,也沒有一台是貨真價實的,都是一些塑膠廠淘汰下來的廢舊機器,被他買到手以後,修修補補,勉強維持生產。我們真為那些購買長江公司產品的顧客捏一把冷汗,他們根本不知道,像李嘉誠那樣破破爛爛的廠房和家當,又怎麼能夠生產出敢與意大利名牌產品相抗衡的塑膠花呢?……”
這看似是一件小小的攻擊事件,實則會給市場造成驚天大浪。李嘉誠即刻起身,親自背上一口袋沉甸甸的塑膠花前往香港中環的這家報館。接待他的,正是報紙主編。李嘉誠雖然心底震怒,但還是克製著情緒,溫文爾雅地告知主編,在未經查證之前寫出十分偏頗的稿件上報是十分不妥的。他誠摯邀請總編和各位編輯:“我很希望各位全麵了解一下我的長江公司。”麵對那些五彩繽紛的塑膠花,總編羞愧了。他立刻派有關人員記者全方位進行了解,並且配發了一條全新醒目的通欄標題:《請看李嘉誠創造的奇跡——簡陋的廠房設備,優質超群的產品,當今香港工業之翹楚的誕生》。
記者寫道:“李嘉誠在筲箕灣的公司確實十分簡陋,設備也無法與先進工廠的新式機器同日而語。可是,值得讀者們先睹為快並為之敬佩的是,李嘉誠在這簡陋的條件下生產的優質塑膠花,幾乎可與國外最為先進的米蘭塑膠產品媲美。這就是李嘉誠的奇跡,長江工業有限公司的奇跡,也是我們香港的奇跡!”
這一役,李嘉誠做得漂亮利落。而且,令人欣慰的是,《商報》上的圖片和新聞,非但把第一次的惡意評說打壓了下去,無疑也起到了普通商品廣告所難以起到的宣傳作用。
成功沒有秘訣,因為所有的關鍵,都來自日常的生活之中。古語有雲“小不忍則亂大謀”,克製不住自己的情緒,最終必然要收獲衝動的惡果。李嘉誠的這一次成功也不是偶然,他用冷靜的思考化解了接踵而至的危機,並且最終成就了長江的傳奇,使得長江塑膠廠蜚聲香港業界。
拓展透析
人是容易衝動的,在自己想要而不得或自己非常看重的東西麵前,尤其易衝動。這就是很多人在巨大的利益麵前迷失自我的原因,一旦被利益迷住了雙眼,我們也就因此失去了冷靜。很多企業經營者容易在這方麵犯錯誤,比如在金錢麵前。
說起富有,人們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比爾?蓋茨,他連續多年蟬聯世界首富。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這個世界上最有錢的人,一定過著奢華的生活。但事實並非如此,蓋茨的生活不僅不奢華,反而很簡樸。
蓋茨的金錢觀很獨特,他曾說:“我不是在為錢而工作,錢讓我感到很累。”他也說過:“我隻是這筆財富的看管人,我需要找到最合適的方式來使用它。”“當你有了1億美元的時候,你就會明白錢隻不過是一種符號而已。”在這種金錢觀的指導下,蓋茨的生活很簡樸,他很少穿名牌衣服,反而經常買打折的服裝。在常人眼裏,這似乎跟他世界首富的身份是不相符的。但如果仔細分析一下蓋茨的金錢觀,不難發現,其實並不矛盾。
蓋茨說,錢對他來說不過是一個符號、一個數字,事實的確如此。人的一生中可以賺到的錢是沒有具體數量的,而能夠花掉的錢也是有限的。大多數不過是吃穿用度而已,即使再奢侈,也總有一個數量能夠衡量。普通人所以熱衷於名牌,不過是因為平日裏得不到罷了,那是一種追求,得到後自然會很興奮。可是對於蓋茨來說,買名牌的錢也不過是小錢,所以名牌和打折品在他的眼裏其實差異不大。
這種心理造就了蓋茨的簡樸,同時也利於蓋茨去經營自己的企業。蓋茨對錢沒有巨大的渴望,反而能讓他正確地麵對金錢,看清金錢背後的秘密。這樣,他在決策的時候就更加清醒。而這份清醒自然能讓他賺到更多的錢。一個企業家、一個管理者,不一定非要成為比爾?蓋茨,但學習比爾?蓋茨對金錢所持有的冷靜態度,確實是有利於企業的發展的。
綜上所述,冷靜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和比爾?蓋茨一樣,李嘉誠雖然是華人首富,但伴隨著李嘉誠一路走來的並不是財富,而是從骨子裏透出來的那股冷靜。正因為冷靜,李嘉誠能夠慧眼識“機”,巧用一個又一個的機遇創造奇跡;正因為冷靜,李嘉誠能夠在一次次的危機中轉危為安。
第二章 修養自身,以和為貴
想當好的管理者,首要任務是知道自我管理是一項重大責任。
我常常問我自己,你是想當團隊的老板,還是一個團隊的領袖?一般而言,做老板簡單得多,你的權力主要來自你的地位,這可能是上天的緣分或憑著你的努力和專業的知識。做領袖就比較複雜,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號召力。做一個成功的管理者,態度與能力一樣重要。領袖領導眾人,促動別人自覺甘心賣力;老板隻懂支配眾人,讓別人感到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