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鴻鵠安知燕雀之誌(1 / 2)

不一會兒,下人們將收獲的獵物一一送到了院子裏。五、六隻野雞野兔,還有一隻六、七十斤重的獐子,幾名廚子正去皮清腸。

劉武興致勃勃地說:“兔子放湯,野雞爆炒,至於這獐子,烤了,哈哈!”

杜子騫一聽,撫掌笑道:“妙!今日我帶來了幾壇陣年好酒,我們也學一次北人,大碗喝酒,大塊割肉吃。”

徐誠忻以前也吃過幾次燒烤,但都是烤肉串和青菜。這次是烤整個的大家夥,還是第一次,很是興奮,不顧身份急著上去幫忙。

眾人知道他生性隨和,也不以為意,隻有那位書生看著頗為好奇,也隻是微微一笑。

拉開桌子,擺上酒菜、果蔬,架起碳爐子,加了香料的獐子橫架在上麵反複烘烤。一股濃濃的香味飄散開來,惹得眾人舌下生津,連吞口水。徐誠忻在島上烤了一個多月的魚,幹這活自然不在話下。馮虎久在邊疆,那裏民風頗雜,見慣了遼人烤全羊,也上來幫忙。

其餘人看著有趣,都紛紛上來插一手,那幾個廚子反倒成了打下手的了。杜子騫見狀,幹脆讓他們下去忙自己的活,正好圖個清靜,聊天方便。

院子裏隻剩下他們五個人,人手一把牛耳尖刀,照著那獐子,熟一塊割一塊,醮著調料大嚼,看起來倒也頗有剽悍之風。

那書生,看似文弱,此時也是擼起袖子,割肉喝酒,一點也不輸於旁人。

杜子騫不由讚道:“呂兄雖為文人,但觀今日之風采頗有燕趙慷慨之士遺風,令人敬仰啊!”

“杜公子過獎了。商英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卻也不願苟活於世,常思以區區賤體上報朝廷、下安黎民。”言語間一付憂國憂民之態,引得杜子騫感同深受。

徐誠忻見他們倆人的神態,竟與電視劇裏的正麵人物頗為相似,感覺有趣,不禁問道:“兩位既然有如此抱負,為什麼不去實施,卻是一付鬱鬱不得誌的模樣?”

倆人一怔,杜子騫畢竟是軍人世家出身,豪氣衝天,說道:“小明兄言之有理,大丈夫自當披荊斬棘、勇力向前,豈能為區區小挫學兒女之戚戚。來!幹了!”

“幹!”

“幹!”

......

一杯酒下肚,那呂商英突然對著杜子騫“撲通”一聲跪下,恭恭敬敬地拜了一下,嚇了大家一跳。杜子騫趕緊將他扶起,一邊問道:“呂兄,你這是做什麼?”

呂商英卻不慌不忙,正色道:“公子如此禮賢下士、急公近義,救我於危難之時,使多年夙願得以實現,該受此大禮。”

大家一打聽,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這呂商英從小就有遠大的理想,每日發奮讀書。奈何家境貧寒,父母在時,仗著幾分薄地還能混個溫飽。不想他還不及弱冠,父母皆因操勞過度雙雙病逝。家裏隻剩下他一個百無一用的書生,幾年下來,本就不多的一點資產都讓他消耗殆盡。討了個媳婦因為受不了這窮日子,也跟人私奔了。

讀書人向來清高,他也不為所動,仗著自己在鄉裏的才名,常有人請他寫些文書,聊以度日。雖然饑一頓飽一頓的過著日子,他也不以為意。隻是眼見自己年過三十了,還未取得功名,有心一試,實在是囊中羞澀,哪湊得出路費來。

這樣拖了一年又一年,他的心裏也是一年更比一年焦慮。眼見今年的秋試就在眼前了,再不動身可又要錯過了。痛定思痛,暗暗一咬牙,背起一袋書就上了路。

一路跌跌撞撞地來到杭州城外,已經是奄奄一息了。恰巧杜子騫前往虎嘯莊,順手將他帶回莊裏調養。一聊之下,也是敬佩呂商英的才學,便答應他盤纏與馬匹,助他金榜題名。

徐誠忻一聽,不過是一個讀死書的書呆子,多少有些不以為然。心想要是讓他當了大官,不過是多了一個滿口之乎者也的磚家叫獸。在後世,他是最瞧不起這類人了,想到這,不由的憤青起來。

“呂兄既然飽讀詩書、才學必然過人,卻為什麼連飯都吃不飽,既如此,這書不讀也罷。”

呂商英麵無愧色,施施然道:“呂某讀書隻為治國平天下,從不為五鬥米折腰。”

“一屋不掃,如何掃天下?”

呂商英臉上一怔,摸著下巴上的幾捋胡子問道:“請問這位徐公子是如何掃天下呢?”

徐誠忻嘿嘿一笑,說道:“兄弟我沒讀多少書,不敢說要掃天下。這些天正想方設法賺些銀子,一來養家糊口,二來也好不拖累國家。”

古人向來輕商,聽了這話,呂商英不由一笑,說:“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