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山雨欲來(1 / 2)

哲宗已經好一段時間沒來找他了,因為兩個人都很忙。今天天都已經快黑下來,他還叫人來叫他,不知有什麼要緊的事。莫非趙舒回去說了什麼不該說的話,或者是李列的口供真讓她給弄出來了......問王旭,王旭也不知道。隻說陛下見了一個什麼人便命我來找你了,讓你速速前去。

徐誠忻懶得再猜,騎上快馬與王旭一起趕往皇宮。進宮以後,早就過了掌燈時間。不知從哪冒出兩個提著燈籠的小黃門,照著王旭的指揮在前麵引路,直奔景政殿。

一路上異常的安靜,時不時的看到一隊全副武裝的侍衛在巡邏,各處要道和門口的衛兵也增派的人數。徐誠忻感覺宮裏的氣氛有些不對勁,似乎有一股暗藏的殺氣在隱隱彌漫。

“王公公,我怎麼感覺今天的皇宮有些不一樣?”徐誠忻忍不住問道。

“噓!”王旭停下腳步,低聲道:“徐副將不可多言,隻要心中有數便是。”

“可我還沒數呢,王公公不防提點一下。”

王旭猶豫了一下,道:“徐副將不是外人,我隻能跟你說不僅宮中加派了衛兵,整個京城都加強警戒了。前幾天巡檢司、殿前司、侍衛親軍的各位大人都進宮麵聖了,據說連陳橋駐軍也調了三萬兵馬,正在路上呢。”

徐誠忻心中一跳,道:“這是為何,難道京城裏還會出什麼事不成?”

“宮中謠傳太皇太後玉體有恙,為防萬一,所以......”王旭看了看四周,小聲說:“不可多說,或許一會兒見了陛下就會明白。”

徐誠忻猛然想起時近夏末,也許高太後的大限快到了。一朝天子一朝臣,高太後雖不是天子,卻行使著天子的職責,這和換皇帝沒什麼區別,估計朝廷裏又要好好折騰一番了。想想自己每天在鐵衛營悶頭訓練,朝中大小事務一點消息也沒有,實在有些不妥。

但是自己當官屬於製度外提拔,不象人家那樣一步步爬上去,僅半年多時間就成了正六品驍騎尉。這升職太快,一點群眾基礎也沒有,萬一出個什麼事連個替你說話的人都沒有。想到這趕緊取出幾張銀票塞到王旭手中,道:“王公公這麼關照,兄弟也不能將你當外人,這些小錢且拿去喝個茶。咱們是一起打過架的,以後也少不了相互幫襯。”

王旭一瞟那銀票的數目,心中暗喜,麵上卻有些為難地說:“徐副將太見外了,咱們都是為陛下辦事的,說不上誰幫誰。但既然徐副將把我當兄弟,咱也不矯情了。”將銀票收下又道:“現在不是說話的時候,別讓陛下等久了,有機會咱們再一起嘮嘮。”

“好,先見陛下。”

倆人都不是達官顯貴,交個朋友隻需區區幾張銀票就能搞定。其實交朋友也講究個門當戶對,而且地位越低越容易交到誠心的朋友。他們二人雖算不上真正誠心的朋友,卻有著共同的基礎,都不被眾朝臣待見又與皇帝走得較近,抱團取暖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通報後,徐誠忻快步來到哲宗的書案前,行了禮侍立一旁。他暗暗觀察了幾眼,發現他的神情已經與往日大有不同。他身上再也看不出那種死氣沉沉的氣息,完全是一付神彩熠熠、侍機而動進取姿態。

哲宗正在看一張地圖,見他來了也不急著說話,又看了一會才抬頭問道:“杜子騫的傷勢如何,多久能康複?”

“回陛下,據軍中大夫說到完全康複至少要一個月的樣子。”

“一個月......”哲宗失望地歎道:“太久了,朕等了不這麼久。”

徐誠忻心中一動,道:“陛下是要用鐵衛營嗎?”

哲宗也不回答,從桌上拿起幾道折子遞給他說:“這是代州都監孟元和參將高繼宣送來的,還有易州刺史李江北與廣信軍主將袁汶的折子,你先看看。”

徐誠忻趕緊打開,“......近期遼人氣焰日盛,無視我朝邊界,常縱馬提刀於城牆之外。城外各村十室九空,非死即徙,城內百姓人心惶惶、驚恐莫明。我軍將士無不義憤填膺,欲與遼人一戰以雪前恥。然臣等職守北門,不敢義氣用事。細觀遼軍勢態與往年實有異,彼奉州、中京、大定諸軍均至,臣以為其誌不小也......懇請陛下塑國威、恤百姓,是戰是和早做定奪......”

這是代州來的折子,言辭稍稍有些激烈,似乎是在責怪朝廷的不做為。而李江北與袁汶說得卻與他們大不相同,因為遼人在邊疆搶掠是常有的事。通常都是小股騎兵快進快出,宋兵雖然人多,但很難追到他們,所以隻能被動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