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引蛇出洞(1 / 2)

原來,徐誠忻雖比徐顯晚走二、三天,但徐顯的馬車哪經得住他快馬的追趕,結果二人是同時抵達京城。

徐誠忻被範斫化裝成一個半老頭,到京城後家都不敢回,便隨徐顯悄悄混進宮裏來見哲宗了。至於揚州那邊,早就傳開了,說徐欽差新近又物色到一名美姬,整天與她在行轅飲酒作樂,再也不肯出門。徐誠忻是個可以將名聲當抹布使的主兒,也正因為他可以輕裝上陣,才能事半功倍。

哲宗和章惇見進來一個半老頭,都不由一怔。徐誠忻忙把假胡子扯掉,躬身道:“臣徐誠忻見過陛下。”

哲宗覺得有趣,走近來看了看,笑道:“果然是徐愛卿,這次揚州之行幹得漂亮,一掃官場濁氣,大快人心啊,嗬嗬。”

“可惜還是棋差一著,”徐誠忻遺憾地說:“他們黨羽眾多,要撕開口子不容易啊!”

哲宗想起這事又感懊惱,憤憤道:“刑部這幫酒囊飯袋,好不容易到手的證據又讓他們給毀了。依朕看來,哪個衙門都不可信,這事不能讓他們插手。”

徐誠忻道:“依臣之見,此事未必不是件好事。”

哲宗心中一動,對他微微一笑,道:“你這次偷偷摸摸回京來見朕必有什麼鬼注意,說來聽聽吧。”

徐誠忻見他並沒有讓章惇離開,便知道哲宗已經將他引為心腹,有什麼事也不必再瞞他。

“陛下您覺得潤王知道我們已經在懷疑他了嗎?”

“應該是知道一點了吧......”

“臣也這麼認為,聽徐公公說這段時間潤王非常活躍,甚至已經開始幹涉朝政,陛下有這回事嗎?”

哲宗點點頭,道:“他確實向朕舉薦了幾個人,他是朕的長輩,總要給他些麵子,所以朕都允了。”

“這此不過是他新近安插的人手,我們並不知道他們在京城有多大勢力。”徐誠忻分析道:“再加上下麵的州縣,幾個富庶的州,如杭州、揚州都是他的人在經營。臣想他這些年搜刮的錢財應該十分巨大了。用這些錢又能籠絡多少人呢,還真是個未知數。”

“陛下想,如果這麼些勢力突然對您發難,陛下倉促之間能應付得了嗎?”

哲宗一聽,心髒狂跳,暗暗細數京城之內可以信任的人竟找不出多少來。

章惇緩緩地說:“皇宮之內的侍衛他無法染指,陳橋駐軍的將領每年輪換,估計他們也難以控製。京城內的禁軍有一萬多人......這倒是說不準了。”

徐誠忻道:“這一萬多禁軍不好辦啊,我們雖然有一萬五的鐵衛營,但他們都駐紮在城外,短時間內也是鞭長末及。所以我們如果將他逼得太緊,萬一他挻而走險、孤注一擲......”

哲宗聽了連連點頭,沉思片刻又道:“這些禁軍也不見得都是叛黨,隻是一時難以分辨,得想個辦法才行。”

章惇獻計道:“要分辨也不難,動用禁軍須由樞密院同意,得到‘虎符’才可調兵。陛下可找個由頭將禁軍調出一半離京,願意出京的應該都沒問題吧。”

哲宗搖頭道:“這樣一來,豈不是將京城交於他們了?”

眾人一想也是,敵我分出來了,可友軍都走了,萬一潤王乘機發難,京城豈不是落於他手中。可這樣拖著也不是個辦法,這顆釘子不拔掉,幹什麼事都得小心冀冀、畏手畏腳,哲宗更是覺都睡不好。

現在的問題是,首先要準備好,然後再找到證據拿人。

過了一會兒,徐誠忻突然道:“臣倒是有個法子,隻是需要冒些風險。”

哲宗精神一振,忙問是什麼辦法。徐誠忻將他的法子一講,果然有些風險。章惇是堅決反對,可哲宗已經被這事折磨得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猶豫半餉終於還是采納了。

竟是完畢,徐誠忻重新粘上胡子,出宮調兵遣將,為防萬一家裏還是能回去的。

幾天以後,哲宗突然下旨將潤王推薦的幾個官員全部調為外任。緊接著又將陳橋十餘萬大軍調往北方,說是要讓他們去練練兵。這樣一來,京城附近隻留下一萬五千鐵衛營,再就是城內一萬多的禁軍。朝中大臣一片反對,但哲宗好似鐵了心,全然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