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秋停 串起人情的飲食回憶錄
書族人
作者:神小風
貧困的年代,往往養出渴望食物的孩子──因為愛吃,所以珍惜,每一簞食一瓢飲,都是生命的延續。日常的饗宴,每個人都有一張自己的飲食地圖,由南到北的微妙差異,總得親身嚐過才能體會;甜的酸的、苦的辣的,是家族聚會時眾人分享的大桌菜,抑或獨自下廚時的簡易湯麵,舌頭上繼承的,其實是一整部人生記憶。
這也是作家方秋停的飲食體悟,現任語文老師的她,白日教學不倦,晚間則變身廚娘洗手作羹湯;從自家媽媽傳授來的好手藝,又承襲婆婆的生活經驗,不僅化為鍋鏟下的一道道家常好滋味,更成了筆下一篇篇幽默的文學作品。這些飲食散文,集結在今年出版的散文集《兩代廚房》裏,她寫童年、寫兩代差異、寫海外生涯和夫妻生活;與其說是寫飲食,不如說是一本經由“吃”串起來的人情回憶錄,其中隱隱閃耀的,是對生命的愛與關懷。
愛吃,來自生活的匱乏
寫飲食,不必吃遍大江南北,重要的是一顆“愛吃”的心,如方秋停的好友,同為作家的宇文正這麼形容她,“秋停對吃有興趣,而且我很早就發現,吃東西這件事,讓她很快樂……”究竟這份對食物的熱愛從何而來?對方秋停來說,這樣的“快樂”來自幼年的匱乏:逢年過節才有的香腸,以花生米佐稀飯的日常餐桌,養成了她時感饑餓的胃,“在那個年代裏,能夠吃上一餐豐盛的食物,就是最大的幸福。”回憶往事,方秋停忍不住感傷:“我很羨慕別人家的媽媽,可以守在廚房裏,幫孩子做菜帶便當,擁有一個很單純、平穩的生活。可是我的媽媽,卻要為了生活到處奔波,替人幫傭賺錢,我一直很希望她可以當個單純的家庭主婦,在廚房為家人準備三餐,這樣安定的生活,是我對家的期望,也是我心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一身素雅打扮,笑容可掬的方秋停一開口,便對自己熱愛的飲食生活侃侃而談,邊說邊不忘提醒我喝杯咖啡,別涼了,令人忍不住想,她在學校裏必定也是位熱情洋溢的老師吧。曾任《明道文藝》總編輯,又身兼語文教師的她,早已獲得多項文學獎肯定,也出版過不少作品,無論是小說或散文隨筆,都略有涉獵。她笑說參加文學獎像是給自己的鍛煉,嚐試不同題材、不同文類,“我早就從學校畢業,年紀也大了,但透過評審記錄,可以讓我知道自己的缺失,也能更了解別人對作品的觀感,我很珍惜這一段經曆。”
寫作是不斷累積的過程,是生活,更是種挑戰。但方秋停自陳,成長的路上並沒有特別偏好文學,從小因為家貧,普通話又不太標準,一直有種很深的自卑感。直到念了東海大學中文係,視野才逐漸往外拓展:“東海是個很適合創作的地方,學校在大度山上,整片綠意,相當悠閑。係上也有開一些文學創作的課,很自然的就會提筆去書寫,也開始試著投稿。”讀書寫作,對方秋停來說無疑是快樂的,但念到後來,她發現自己對於當個“學者”並沒有太大的興趣,甚至開始感到枯燥乏味,“畢竟做研究和文學創作是完全不同的事。”此時也正麵臨婚姻抉擇的她,毅然拋棄一切,陪著丈夫遠渡重洋,到美國北方小鎮攻讀學位,“那個衝擊,對我來說真的是非常大。”
在海外生活,遇到的文化與飲食差異極大,想吃空心菜、地瓜葉得自己種,外出購物得隨身攜帶字典,還要時不時滿足同鄉人饑餓的胃,這也練就她自己包壽司蒸饅頭的好手藝,挖空心思,隻為重現記憶中的家鄉味,這些留學生都似曾相識的飲食苦樂,皆被她寫進《兩代廚房》的其中一章《異國·食堂》裏。談起那段時光,方秋停的信念很簡單:“就是要守住一個家。”大有一股母雞帶小雞的氣勢,也顯現了傳統女性的美好本質,身為母親,她為親愛的家人料理三餐,照顧日常大小事;而身為一個寫作者,她也遇到了最讓自己愉悅,且願意永遠書寫的主題。
飲食,給我安定的力量
傳統的女性可以在家相夫教子,當個家庭主婦;但身為現代婦女,總是工作家庭兩頭燒,當煮飯變成一個“必須的勞動”時,不會疲倦嗎?方秋停的回答很特別:“三餐是儀式,有時候的確會覺得繁瑣,但到了一個年紀後,就覺得自己是透過這種儀式讓生活平穩。”寫作時,她細細爬梳每段記憶,發現每個家人相聚或孩子的成長階段,都有食物相伴,“重點不是那一餐飯,而是你跟誰一起吃。”
一個家,就是要有一個安定的廚房。方秋停的文字裏不時透露這種向往,她描寫家人、親戚間的飲食點滴,帶著一種家常的趣味感,如替兒女細細烹煮“轉骨湯”,結果卻是老公長高了兩公分;過年拜拜,忘了端上代表“年年有餘”的魚,婆婆卻氣定神閑說:“已經什麼時代啊,無須那麼迷信!”比他們更開明;一家子在鄰近Disney的海域釣魚,兒子和老公竟釣上一條“美人魚”……這些生活中的大小事,方秋停皆能捕捉其韻味,“我寫的雖然是吃,但要說的是人情!”
她說無論是寫作或生活,最關注的都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情感,這也是她近年來才悟得的道理:“過往在書寫小說時,常會去想象一個‘不幸的可能’,殘缺的、衝突的部分,也會忍不住開始挑剔起自己的婚姻。但在寫《兩代廚房》時,卻發現自己和老公的感情變好了!”講到這,方秋停忍不住笑了:“我想是我們有了共同關注的話題了吧。”書中被昵稱為H的男人,就是方秋停的先生,也是她在飲食生活中的最佳伴侶,戀愛時一起采買火鍋料,台風天也絲毫不退縮;結了婚也不避諱進廚房,時常洗手作羹湯,對飲食也有一番主見。夫妻倆的日常,便是共同上市場買菜,一人打蔬果汁一人打豆漿,互相討論食譜等等。平凡的生活,卻讓她格外珍惜,也化為她筆下綿密的文字:“想象H繼續采買,與我一同食芽食草,直到天荒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