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水曆史研究讀《流動的權力》(1 / 2)

關於水曆史研究讀《流動的權力》

寵書宣言

作者:鄭曉雲

呈現在我們麵前的這一本闡述水和人類社會發展史之間關係的著作《流動的權力》,堪稱水曆史研究的一部佳作。在收到此書的中文譯本樣書之後,我前後用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進行了認真閱讀,不僅補充了很多新的知識,也有很多新的感受。

近年來我本人因為工作的關係,參與了很多世界水曆史著作的編撰工作,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水曆史叢書,同時也到了數十個國家進行水曆史的考察研究工作,組織學術活動等,對國際水曆史研究的進展和活動較為熟悉。因此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感覺到很親切,書中很多內容也正是我本人最近幾年致力於學習和研究的,包括古代希臘羅馬的水曆史,同時書中引用到了我的一些好友的著作。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我感到這本書有以下一些特色:一是這本書是基於多學科基礎上完成的、體現多學科特色的科學著作。這本書反映了作者在研究的過程中較好地應用了考古學、曆史學和人類學的學科方法。作者作為考古學家、曆史學家,基於自己的考古學和曆史學技能,親自前往不同的地區,通過曆史遺跡的現場考察,驗證曆史文獻的有關記錄以及補充曆史文獻的不足,以此來還原人類社會的曆史,展現曆史上水和人類社會的種種關係,包括社會生活、宗教、文化藝術等各方麵的關係,這又是作者在書中注入的人類學元素。應該說在這本書中,我更為看重作者親曆了書中所展示的曆史線索中的每一個現場,盡管很多都已經是曆史遺跡。這也使得這本書和一般的曆史著作相比較,有更強的現場感和可讀性,並且通俗易懂。

這本書的第二特色是通過跨地域的考察研究,構建起了一部人類的水文明史。作者博大的研究帶領我們從不同的曆史時段的典型個案中閱曆了公元前 3000 年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文明,隨後順著曆史的進程分別考察研究了古代約旦及歐洲的希臘、羅馬,亞洲的古代中國、吳哥以及南美洲的霍霍坎、瑪雅文明和印加帝國等等古代文明的興盛衰敗和水的關係。作者在書中選擇的是具有代表性的區域和個案,雖然作者已經說明書中並沒有涉及人類水文明中的全部典型個案,例如古代埃及水利工程、中亞的坎兒井水利工程等,但是這本書所涉及的地區和個案已經使讀者順著曆史線索對古代人類的水文明有一個完整的閱曆,已經構建起了一部關於人類水文明的曆史,在這一點上作者做出了新的貢獻。

這本書的第三個特色是通過大量資料揭示了水和人類文明之間的關係,揭示了水在人類文明產生、形成和發展,乃至於衰敗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作者在書中不僅探索了水和當地的權力結構形成的關係,在不同的古代文明中統治者是如何通過水的治理獲得權力、構建起自己的權力大廈的,例如古代羅馬宏大的水利工程背後的政治涵義,這已給讀者指出了一條通過水認識人類政治生態的途徑。但是我認為作者的視野並不局限於政治學的分析,而是展現了水和人類文明之間更博大的關係,例如文明如何因水而興起,因水的成功管理而興盛,又如何因水而衰敗,這典型地反映在例如瑪雅文明的興衰等個案中。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們可以從一個新的角度——水的曆史,去理解人類的文明,或許我們對人類的發展曆史會有更多新的認識和思考。總之,我相信讀者在讀完這本書之後的感受會比我在上麵總結的更多。

從水的角度去解讀人類的曆史,不僅是當前國際上興盛的一種學術現象,它與人類當前所麵臨的可持續發展的困境也有直接的關係。最近幾十年來,水曆史的研究和活動、推廣應用空前活躍,重訪(revisit) 水的曆史也成為人們頻繁提及的話題,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我也想借此機會談一些看法,這樣會有助於讀者對這本書的價值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