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負債方麵的錯賬。
企業的負債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流動負債又可分為短期借款、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收賬款、其他應付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付福利費、未交稅金、未付利潤、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等;長期負債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其他長期負債等。
在進行賬務處理時,有可能未正確劃分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的界限,也有可能為了達到粉飾企業財務狀況的目的而隱瞞負債,還有可能利用應付賬款等負債賬戶進行貪汙舞弊,均會導致負債方麵的錯賬。上述情況,一經查出,應視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
4.所有者權益方麵的錯賬。
所有者權益類會計科目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等。在進行會計處理時,可能有隨意增減資本的情況,或者將資本公積、盈餘公積轉為實收資本時,可能不按《企業財務通則》規定結算等,上述錯誤皆影響資本負債表的正確表達,必須進行調賬。
5.利潤和稅金方麵的錯賬。
利潤方麵的錯賬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不正確地核算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任意提高或壓低主營業務成本,這些都會影響資產負債表、損益表中各有關項目的正確表達,應視具體情況決定應采取的措施。其他應收未收和應付未付的收益和開支不正確入賬,也會影響有關報表中有關項目的正確表達,也應進行調賬;一些資產方麵的錯賬,也會影響本年或上年的利潤,例如,年終財產清查發現的盤盈、盤虧,都會影響上年度利潤的高低,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三、調整錯賬的原則
調整錯賬應遵循以下幾條基本原則。
1.合規性原則。
調整錯賬,必須符合《企業會計準則》、《企業財務通則》以及《企業會計製度》和服務娛樂企業財務製度的規定,而不能為所欲為,將錯就錯;或者迎合別人的需要,名為調賬,實為變相維持錯誤,損害國家或其他方麵的利益。
2.科學性原則。
調整錯賬,應符合會計原理和會計核算規程,正確反映錯賬的來龍去脈,清晰表達調整錯賬的思路。
3.效果性原則。
通過對錯誤賬目的調整,應能正確反映被查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變動,真正起到調賬的效果。
四、賬務調整的意義
賬務調整的意義主要是:
1.避免稅務稽查後稅款的明補暗退。
2.避免稅務稽查稅款的重複征稅。
3.消除稅收隱患。
五、服務娛樂企業調整錯賬的數量界限
當外部審計人員查賬時,所發現的錯賬是否需要調整,應根據重要性原則確定。會計上的重要性有一個數量限製,還有一個金額限製。因而有一個數量界限,這一界限就是足以影響被查單位財務狀況的錯賬金額。當所查出的錯賬額單項或累計超過這一數量界限時,方需予以調整。比如說某利潤額為20萬元的代理企業,一筆或幾筆累計達幾萬元的錯賬,當然必須進行調整。如果發生一筆或幾筆累計額為幾元的錯賬,就未必非調整不可,隻向管理當局指出錯誤之所在,也就可以了。
六、服務娛樂企業調整錯賬的基本方法
1.查賬人員對錯賬進行調整,應分以下兩種情況:
(1)年度內發現的錯賬,可通過編製與原錯誤分錄相同的紅字分錄,對錯賬予以衝銷,再編製正確的藍字分錄進行調整等即可。但是,應注意其錯誤是否涉及庫存現金和銀行存款。如果涉及庫存現金和銀行存款,則不宜編製紅字分錄,而應根據其錯誤差額編製調整分錄予以調賬。
(2)跨年度的錯賬,即是上年度決算已經報出,下年度發現其錯誤,對該錯賬的調整,一般要調整上年利潤總額和利潤分配,可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來進行調整。如某項開支經查明不能列為成本支出,則應從成本中剔除。如果在年度內調賬,則隻需調成本賬。如果在下年度內調賬,就不能追溯到成本的形成過程,不能調成本賬,而應該調整利潤和所得稅,即從後果上來考慮調增上年利潤總額和利潤的分配。
2.錯賬查找的方法。
在記賬過程中,可能發生各種各樣的差錯,產生錯賬(如重記、漏記、數字顛倒、數字錯位、數字記錯、科目記錯、借貸方向記反等)。通常是在月末結賬時,要進行試算平衡,以發現錯賬。進行試算平衡,可能會出現試算不平衡的情況(所有賬戶的借方發生額合計數≠所有貸方發生額合計數,或者,所有借方餘額的合計數≠所有貸方餘額合計數),從而影響會計信息的準確性,此時應及時找出差錯,並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