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中國夢:應從法治的河道“流通”
卷首語
作者:成岩
豬,作為中國人生命支撐的動物蛋白的主要提供者,本當在互通有無的高速公路上流通、在繁華興旺的市場上流通、在千家萬戶的餐桌上流通,方能實現其價值和使用價值。然而,近個時期以來,大批的成年或不成年的豬們,居然中斷了它們的生命與價值,成千上萬、綿綿不絕地在江河上“流通”……
這是為什麼呢?個中有何不為人知的奧秘?全國在質疑,世界在關注。《商場現代化》作為中國流通領域的權威性專業期刊,不能不作一番全方位、立體化的探究……經探究初步發現:隻有依法治“豬”、依法行政,才能避免豬向江河“流通 ”的遺憾與荒唐;隻有依法治國、依憲治國,才能實現中國夢、幸福夢!
是的,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人民的夢歸根到底是幸福的夢。人民的夢需要主權在民、以民為本、憲法至上的憲政和法治來保障實現;幸福中國夢必須由權為民所賦、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係的人民公仆,協同全體中國人民來共同實現!這,也正是本期刊物的組版思想和重點稿件所要向讀者傳遞的核心理念。請看——
山東省桓台縣是李克強同誌學習科學發展觀活動的聯係點。時任副總理的李克強曾兩次專程來到桓台縣邢家鎮黃家村,考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並提出“讓農民過上城裏人一樣的日子”的希望和要求。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係的國家領導人,給希望的田野帶來了田野的希望。而實現這希望,離不開一位建築人的辛勤、智慧和奉獻——黃家村新農村社區的設計者和創建人、山東聖海置業公司的掌舵人孫允祿。由他和他的聖海置業公司投資建設新農村建設試點項目——“黃家佳園”,曆時8個月,便把一個傳統零亂、雞鳴狗叫的舊村莊黃家村,變成了現代規整、風景如畫的新社區“黃家佳園”,創造了當年開工當年入住的奇跡,村民們過上了和城裏人一樣的日子,夢想已經變為現實……《讓村民過上和城裏人一樣的日子》向你講述了一個村莊的農民如何實現幸福夢想的故事。
再看《從城市管理者到靈魂工程師》:他用感性的文字表達理性的思辯,用詩意的語言描繪對人生的思考,引經據典,用真誠的心聲,真切的感悟,寫出蘊含深邃哲理的感悟人生三部曲。他是教書育人的教師,是城市的管理者與建設者,也是用文字塑造靈魂的作家,他是集多重身份於一體的智慧長者——原山東省臨沂市副市長於中華。在多個身份中,教師培育著祖國的希望,副市長承擔著公民托付的責任,而作家的身份更能感悟生活、陶冶靈魂……然而無論處在何種身份,他都在編織百姓幸福、公仆廉潔、中華文化複興、後代靈魂升華的中國夢。
《鄭哲敏:“冷門院士”“炸”出力學新學科》講述的是一個獲得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創造力學新學科的故事。他的靈魂裏滲透著“很沉的家國情懷’。從他少年時決定投身科學救國,到他青年時代出國留學,都是為了報效祖國。學成之後他在“回國留學生工作分配登記表”中寫道:“回國本是一貫主張。我們之所以獲得教育,直接或間接的是由於全國人民的勞動,因此回國服務是不可推辭的責任。同時一個人如果不是在為群眾的利益工作,那麼生活便失去了意義。”一個科學家,尚且具有情為國所係、利為民所謀的境界,一代公仆倘若做不到,豈不汗顏?正是這種精神動力,驅使他在上下求索中揭示了爆炸中能量釋放的科學規律,“馴服”了炸藥,並利用這種威力巨大的破壞性能量,轉換成造福人類建設工程的功臣……
《多元共榮:建構幸福世界的終極指向(中)——多元共和—通向多元共榮的必由之路》,在闡釋古典共和、現代共和與多元共和的核心理念與基本製度的同時得出結論: 多元共和包含了民主憲政與法治的內涵,憲政與法治又保障民主與共和的實施;多元共和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哲學根基與必由之路,也是實現中華民族複興、共建幸福中國的“中國夢”的必由之路;還是通向多元共榮、幸福世界的必由之路!
諸位讀者朋友,讓我們在品讀本期刊物的同時,把我們各自的“幸福夢”流通在法治的河道;把我們共同的“中國夢”放飛在多元共和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