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利潤源泉——現代物流(之九)(1 / 1)

第三利潤源泉——現代物流(之九)

前沿導向

作者:劉放

編者按:現代物流是現代服務的主要內容之一,具有跨部門、多行業、專業領域覆蓋麵廣的特點。提高物流係統中供應鏈各環節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引起了國內外、業內外各方人士的普遍關注。本文撰稿人劉放先生,多年從事商業流通科技研究,是國家級重大基礎研究課題“物流配送標準體係及關鍵標準研究”項目負責人之一。本文是作者根據該項目研究成果濃縮而成。本刊從2013年第2期開始分數次在《前沿導向》欄目連載,本文是連載之九,全文結束。

在供應鏈管理中,合作夥伴協調計劃是利用兩類物流信息:計劃協調流信息和作業流信息來製定戰略目標,預測物流需求,進行存貨配置和存貨管理,由於在物流和供應鏈中,作業流程複雜,包括定貨處理、配送作業、存貨管理、運輸和裝卸、購買獲取等環節,計劃協調時涉及到供應商、批發商、零售商和儲運配送等多邊關係,因而決策可能是通過企業間共享支持決策的需求信息和資源信息,通過共同預測需求,共同製定生產和經營業務計劃,這就涉及到多源信息決策的差距、決策群體中不同決策模式的差距、信息反饋的差距、運行環境的差距及各類信息和決策環節的不確定性和動態性等,因而在共同製定、協調計劃時不僅僅在企業內容,而將擴展到企業間同步決策層麵上來。

成功的物流和供應鏈管理戰略,如準時化戰略、快速反應戰略、連續補貨戰略、自動化補貨戰略、聯合計劃、預測和補貨戰略、供應商管理庫存、照單生產、通過式配送戰略等,通過分析各種戰略中供應鏈合作夥伴中信息共享需求,確定供應鏈的集成化管理,實現合作夥伴間的信息共享和協同決策。

6.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與其他信息平台接口的標準化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政府、行業和企業等進行物流相關信息交換的公共信息平台,是物流社會化的重要環節。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依托區域性港口、航空、公路、鐵路物流樞紐的網絡體係及國際互聯網,以產品生產、運輸、銷售等環節信息流為基礎;和海關、稅務、商貿、金融、製造、商檢等領域的管理信息係統等實現數據共享和交換。由於物流涉及政府、企業、內貿、外貿、商檢、金融、稅務、轉運樞紐等,實現信息共享及交換的銜接。必須依賴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數據傳輸、交換的標準化。(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