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際資本流動對世界經濟與國際金融的影響以及我國的應對措施(1 / 3)

國際資本流動對世界經濟與國際金融的影響以及我國的應對措施

經濟視野

作者:張鑫

摘 要: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大潮,金融危機波及了世界經濟,國際資本流動與世界經濟也在互相影響著。本文首先闡述當今世界國際資本流動的眾多新趨勢,隨後詳細說明當前情況下國際資本流動對於世界經濟、國際金融的積極與消極影響,最後針對不利影響以及新興挑戰給出我國應該采取的必要措施。

關鍵詞:國際資本流動 國際影響 應對措施

當今國際金融與世界經濟格局可謂風起雲湧,突如其來的全球金融危機,顯著改變了國際金融的發展格局,嚴重製約了世界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國際資本流動也同樣產生一些變化。

在實際參與國際金融、世界經濟活動時,務必準確認識國際資本流動的變化趨勢,深刻領悟不斷變化的國際資本流動給世界經濟、國際金融帶來的正反兩方麵影響,更重要的是麵對國際資本流動變革所引發的種種挑戰掌握合適的應對措施。

一、國際資本流動的變革

1.國際性直接投資(FDI)總量逐步減少

世界性的金融危機大大影響了全球經濟的持續發展。就國際資本的流動方式而言,傳統經濟體以及新興經濟體都在發生著資本流動的結構性轉變。具體而言,也就是國際範圍的信貸、證券資本投資正在逐步成為國際資本流動的主體,而國際性的直接投資(FDI)總量逐步減少。分析其原因,主要在於信貸、證券等的資本投資相比與國際性直接投資(FDI)具有更強的靈活性,資本投資者可以更為便利的進出投資輸入國。

2.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仍是投資主體

眾多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企業利潤的嚴重下滑,大型跨國公司也紛紛將區域子公司的大筆資金轉移回購,這種保守的做法使得跨國企業利潤進一步大幅縮水。但是毋庸置疑,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依舊保持著投資主體的絕對地位。它們在國際資本投資總量上占有絕對優勢,並且伴隨著大批經濟救助計劃逐步實施,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作為國際資本流動主體的事實在短期內不會有所變化。

3.新興經濟體對外投資比例逐步增長

多種數據表明,新興經濟體參與國際資本流動的相關比例不降反升。僅以我國為例,從2001年到2010年這十年間,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淨額就從69.2億美元攀升至688.1億美元,以驕人的成績位居全球第五。

究其原因,首先是因為新興經濟體並沒有完全參與經濟一體化,這也使得世界金融危機針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破壞遠遠超過新興經濟體。其次,這次經濟危機反而成為國際範圍內產業結構調整的導火索,一批迅速發展的新興經濟體,大量接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輸出產業,與此同時也把本國技術較為落後的產業設備轉移至次級的發展中經濟體,逐步完成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也進一步使得新興經濟體更深入地參與國際資本流動;最後,席卷一切的經濟危機使得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資本流動性嚴重下降,企業經營大部分麵臨資金短缺等問題。發達國家政府為了維持正常的經營運作,大幅度降低國際資本的流入門檻,這些投資成本的大幅下降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著新興經濟體的國際對外資本輸出。

二、國際資本流動對於世界經濟、國際金融的影響

1.國際資本流動對於世界經濟、國際金融的積極影響

(1)促進經濟全球化的穩步實現。從世界經濟這一角度而言,國際資本流動利用數額巨大的資金流強有力地衝擊世界各國的經濟市場壁壘,與此同時結合貿易商品流通、大宗資源流通以及文化觀念融合,逐步推動國際金融、世界經濟的一體化進程,穩步促進經濟全球化。

①促進銀行業不斷提高信用水平,不斷完善金融市場。各個國家的銀行業務考慮到外彙業務、風險規避以及利潤獲取的需要,往往持續進行套彙套利、短期拆放等國際金融活動,大量在世界貨幣市場、世界金融衍生物市場從事經濟行為。在這種大背景下,國家金融監管部門以及國際性的金融監管單位都會逐步健全組織管理措施、提高國際間信用水平、逐步優化國際金融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