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潔空氣北京的力度和速度(3 / 3)

從成分來看,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可吸入顆粒物,是霧霾的三大內容物。據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賈力介紹,目前,我國環保措施中,脫硫技術已經比較成熟,PM2.5中硫酸鹽的比例逐步下降,但硝酸鹽比例上升很快。硝酸鹽即氮氧化物與空氣中的水反應生成的硝酸和亞硝酸,是酸雨的主要成分。機動車尾氣和煤、天然氣燃燒是氮氧化物的主要來源。目前,煙氣、汽車尾氣中氮氧化物的處理問題也是北京市重點考慮的課題。與其他汙染物相比,氮氧化物治理難度更大,成本更高。賈力認為,在當前的經濟下行壓力之下,用能單位經濟效益下滑,再投資能力降低,對於大氣治理整體而言是不利因素。大氣治理與節能不同,節能有經濟效益,而大氣治理是淨投入,收獲的是社會效益,更考驗政府的投入力度和執行力度。

內涵促降&係統促降

為實現清潔空氣,據悉北京市下一步將緊緊圍繞“內涵促降、係統促降”的工作主線,建立能源消費總量和能源消耗強度雙約束機製,將節能目標完成情況納入領導幹部政績評價體係;繼續加快淘汰落後產能;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計劃;完善節能減排市場機製,包括完善合同能源管理、碳排放交易市場、穩步推進能源價格改革等,促進可持續發展。

自2013年11月28日北京市碳排放權交易敲響“開市鑼”以來,半年的時間裏,北京市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運行平穩,累計成交228筆,成交量16.8萬噸,成交總額達884.5萬元。截止到2014年5月27日,北京市碳市場交易量穩步提升,成交均價為53.4元/噸,隨著第一個履約期的臨近,北京碳市場將更加活躍。據有關人士透露,目前節能量交易市場也已在論證之中,節能量交易與碳排放權交易有望相互銜接,相互促進。目前,北京市通過國家備案的合同能源管理公司達到448家,居全國首位,北京市發改委正在推動設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基金,支持一批符合條件的節能環保企業上市。同時,北京正研究在能源審計、能源管理體係和碳管理體係建設效果評價、二氧化碳第三方核查、節能量審核、節能監測、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審核、清潔生產審核等節能減碳事務性管理方麵進一步放開市場,公開遴選推薦一批專業機構,引入競爭機製。

從製造者到解決者

北京市的能源消費結構正在發生變化,老百姓的生活用能增長越來越快,所占比例越來越高,特別是私家車的入戶,使對空氣的汙染越來越個人化、分散化,流動性增強,治理難度加大。所以,空氣質量跟每個人的行為密切相關,我們不僅是空氣汙染的受害者,也是製造者,更應該成為問題的解決者。我們不能隻抱怨,而是應該行動起來。

2011年底,北京市發布了“十二五”節能減排全民行動計劃,在家庭、社區、學校、政府等領域倡導節能減排。為落實這一計劃,近年來市政府周密組織開展了一係列宣傳活動,包括組織綠色消費日、循環經濟日、全國低碳日、綠色金融日、低碳校園日、政策發布日、綠色出行日等 “主題日”係列活動;開展節能低碳專家行進社區、進政府機構、進學校等“十進活動”;樹立先進典型,評選表彰一批節能減排先進集體等。利用節能環保展向公眾宣傳節能減排理念,介紹相關技術和應用,也是市政府落實節能減排全民行動計劃的一部分。

據組委會介紹,第八屆中國北京國際節能環保展覽會設置了互動體驗活動區,以地球村、能量柱、天幕組成的LED互動顯示屏等開展清潔空氣主題宣傳,給觀眾直觀的參與建設美麗家園的互動體驗感受,展期內還將播放節能減排公益宣傳片。交通是節能減排的重點領域之一,展會此次專設了600平方米的“低碳交通”管外互動展區,

針對“交通擁堵”和交通領域PM2.5防治等現實問題,集中展示智能交通、尾氣治理新技術、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配套設備,倡導“低碳交通”、“低碳出行”、“大城小車”、“家庭減排”理念,同時還將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征集市民對治理大氣汙染和交通擁堵的建議,強化市民的主體意識和責任。

能源和糧食一樣,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不可或缺的資源。但是,能源的利用必須與環境相友好,必須走能源結構調整、能源清潔化使用、能源高效使用的低碳之路。用好能源是最好的環保。北京市下一步將狠抓管理,係統提升節能環保精細化管理水平,充分調動市場因素來完善節能環保長效機製,以更大的力度、更快的速度還北京一個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