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抓住主要目的1?(1 / 3)

第三章抓住主要目的1

要事第一

要事第一是高效能人士的一項重要習慣。我們知道,一個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不可避免地會被各種瑣事、雜事所糾纏,被這些事情弄得筋疲力盡,心煩意亂,看不到自己最該做的事情,錯過了自己最重要的目的,白白地浪費了大好的時光。因此一個人要提高自己做事的目的性,就要培養自己要事第一的習慣。

一、一個5萬美金的方法

德利恒鋼鐵公司總裁施瓦普向效率專家請教“如何更好地達成計劃”的方法。

崔西先生聲稱可以在10分鍾內就給施瓦普一樣東西,這東西能把公司的業績提高50%,然後他遞給施瓦普一張空白紙,說:“請在這張紙上寫明天要做的6件最重要的事。”

施瓦普用了5分鍾寫完。

博恩?崔西望了一下施瓦普先生,接著說:

“現在用數字標明每件事情對於你和你的公司的重要性次序。”

這又花了5分鍾。

博恩?崔西說:

“好了,把這張紙放進口袋,明天早上第一件事是把紙條拿出來,做第一項最重要的。不要看其他的,隻是第一項。著手辦第一件事,直至完成為止。然後用同樣的方法對待第2項、第3項……直到你下班為止。如果隻做完第一件事,那不要緊,你總是在做最重要的事情。”

博恩?崔西最後說:

“每一天都要這樣做——你剛才看見了,隻用10分鍾時間——你對這種方法的價值深信不疑之後 ,叫你公司的人也這樣幹。這個試驗你愛做多久就做多久,然後給我寄支票來,你認為值多少就給我多少。”

一個月之後,施瓦普給博恩?崔西寄去一張5萬美元的支票,還有一封信。信上說,那是他一

生中最有價值的一課。

5年之後,這個當年不為人知的小鋼鐵廠一躍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獨立鋼鐵廠。對此,施瓦普先生心裏最清楚,博恩?崔西先生提出的方法功不可沒。

二、隻做最重要的事

查爾斯?菲爾德先生認為,一個做事目的性強的人是一個隻做最重要事情的人。他們經常把主要精力放在可以獲得最大回報的事情上,而不把時間花費在對成功無益或益處很少的事情上

。

生活是複雜的,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都有親朋好友,都忍受著無窮的瑣事幹擾。完全回避這些是不現實的,但是,對於一個做事有目的的人來說,他必須要分清事情的主次,知道哪些是需要做的,哪些是不需要做的,哪些事關照一下就行,哪些事幹脆應該放棄……從而為自己實現最重要的目的留下充足的時間和最多的精力。

查爾斯?菲爾德先生建議每一位有心人都能製定一份自己在一段時間裏的詳盡工作計劃,並在每天結束前精確地安排明天的工作。同時還要製定一份科學的休息時間表,從而保證自己的一生始終在精力充沛地從事最有意義的工作。

大多數的人是根據緊急性,並沒有根據自己的目的來製定計劃,因此,往往被生活中的事情弄得暈頭轉向。

如果你是根據緊急性來定優先次序,可能會分為三類:

1必須今天做好。

2應該在今天做好。

3應該在某個時間做好,但是還不急。

假定你準備兩個月內完成一項工作。明顯的,你不會把這項工作列為第一類,因為還有兩個月的期限。你可能會列入第二類,但也可能不會,因為還不太急迫。大多數的人會把它列在第三類,直到期限迫近時,你會發現很難找到專家來幫忙,而不能把這件工作做到你想要的詳盡程度。你在心裏責備自己,並且說下次一定要早點完成。但你還是不會,因為到時候你會以同樣的理由,把工作拖延到期限的最後幾天。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根據重要性來定優先次序,而以緊急性作為次要但也是重要的考慮因素。這需要拿出你的待辦工作表,首先,從“這件工作是不是清楚地有助於達到我一生的目標或短期目標”這個問題,來檢視某一項工作。如果是,就在前麵打一個記號,然後按照你要去做的先後次序標上數字,標先後次序的時候要考慮兩個因素:緊急性和時間效益率。

時間效益率隻是一種評估方式,使我們認識到某一項工作雖然沒有另一件工作重要,也沒有緊急性,但是做這件工作獲益很大,所用的時間也不多,則仍然是有很好的理由先辦好它。例如,你一天最重要的工作是擬定一項報告,而需花大半天的時間。但是你還有一些可以分給別人去做的小事,那麼在你開始草擬你的報告之前,用幾分鍾的時間把這些小事分配下去,被分配到的人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去做了。這顯然是很有道理的。

在你把標有記號的工作項目編了優先次序之後,也同樣地把比較不重要的事項編上優先次序,然後就努力按照次序去做。你已經有了一個比賽計劃了,你一天的“產量”將會比你做完了一件工作之後,再停下來為要做的事定優先次序要多得多。

假如,你是一位部門經理,為了即將召開的一項會議,你有一份必須打電話通知的名單。如果你從效率觀點來看,你就會想什麼時候打電話給他們是最好的時機、這張名單是否是最新的正確資料等。但是如果你從效力觀點來看,你就會問自己,打電話給這些人,是不是把時間做了最佳的運用,你也許會考慮另一種聯絡方法,你也會考慮把打電話的事派給別人做,或

把會議完全取消掉,好把時間用在更有用的地方。

健全的時間管理,應該以效力優先、效率次之的觀念為出發點。

三、正確地做事與做正確的事

正確地做事與做正確的事是要事第一理念的精髓所在。美國零售業大王彭尼說過,不論他出多少錢的薪水,都不可能找到一個具有兩種能力的人。這兩種能力是:第一,能思想;第二,能按事情的重要程度來做事。因此,在工作中,如果我們不能選擇正確的事情去做,那麼惟一正確的事情就是停止手頭上的事情,直到發現正確的事情為止。由此可見,做事的目的性是至關重要的。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企業的商業行為,還是個人的工作方法,人們關注的重點往往都在於前者:效率和正確做事。

博恩?崔西認為,工作中第一重要的卻是效能而非效率,是做正確的事而非正確做事。“正確地做事”強調的是效率,其結果是讓我們更快地朝目標邁進;“做正確的事”強調的則是效能,其結果是確保我們的工作是在堅定地朝著自己的目標邁進。換句話說,效率重視的是做一件工作的最好方法,效能則重視時間的最佳利用——這包括做或是不做某一項工作。

“正確地做事”是以“做正確的事”為前提的,如果沒有這樣的前提,“正確地做事”將失去目的性,變得毫無意義。首先要做正確的事,然後才存在正確地做事。正確做事,更要做正確的事,這不僅僅是一個重要的工作方法,更是一種很重要的工作理念。任何時候,對於任何人或者組織而言,“做正確的事”都要遠比“正確地做事”重要。

正確地做事與做正確的事是判斷一個人做事是否具有目的性的一個很重要的標準。正確地做事就是一味地例行公事,而不顧及目標能否實現,是一種被動的、機械的工作方式。工作隻對上司負責,對流程負責,領導叫幹啥就幹啥,一味服從,鐵板一塊,是製度的奴隸,是一種被動的工作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工作的人往往沒有目的性,患得患失,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混著過日子。

而做正確的事不僅注重程序,更注重目標,是一種主動的、目的性強的工作方式。工作對目標負責,做事有主見,善於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這種人積極主動,在工作中能緊緊圍繞公司的目標,為實現公司的目標而發揮人的能動性,在製度允許的範圍內,努力促成目標的實現。

這兩種工作方式的根本區別在於:隻對過程負責,還是既對過程負責又對結果負責;是等待工作,還是主動地工作。 同樣的時間,這兩種不同的工作方式產生的區別是巨大的。

舉個工作中的例子,比如說某客戶服務人員接到服務單,客戶要裝一台打印機,但服務單上沒有注明是否要配插線,這時,客戶服務人員有三種做法:

第一種做法:照開派工單。

第二種做法:打電話提醒一下商務秘書,是否要配插線,然後等對方回話。

第三種做法:直接打電話給客戶,詢問是否要配插線,若需要,就配齊給客戶送過去。

第一種做法:可能導致客戶的打印機無法使用,引起客戶的不滿。

第二種做法:可能會延誤工作速度,影響服務質量。

第三種做法:既能避免工作失誤,又不會影響工作效率。

你覺得,哪種做法最好呢?相信大多數人會選擇第三種做法。第三種做法就是在做正確的事,第一、二種做法就是在正確地做事,這二者的區別就在於結果的不同,其原因是沒有把公司的目標與自己的工作結合在一起。

四、如何做正確的事

能夠做正確的事,才是一個目的性強的人。那麼,我們要如何才能讓自己做正確的事呢?

1以企業利益為重

在公司中,我們應當以企業利益為重,將公司的發展目標與自己做事的目的聯係起來,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問題,這樣可避免重複作業,減少錯誤的機會。我們在工作中,必須理清的問題包括:我現在的工作必須做出哪些改變?可否建議我,要從哪個地方開始?我應該注意哪些事情,避免影響目標的達成?有哪些可用的工具與資源?

2找出“正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