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首先借助的是官勢,這也是他發家的資本。
錢莊長期與有錢有勢之人打交道,胡雪岩也逐漸變得為人四海。當他遇到王有齡時,聽說他是捐班鹽大使,便感覺到機會來了。他利用收款的機會,為王有齡籌措了500兩銀子,資助他進京拜官。
王有齡因為胡雪岩這一幫助,得了機會補了空缺,知恩圖報,胡雪岩得以借機有了自己的錢莊。隨後,因為有了王有齡這個官聲很好、升遷很快的後台,胡雪岩發現自己麵前突然鋪開了一個新世界。糧食的購辦及轉運、地方團練經費與軍火費用、地方厘捐、絲業,各個方麵的錢都向胡雪岩所辦的錢莊流了過來。
除了官場的勢力,胡雪岩還善於借助江湖勢力。
胡雪岩借助江湖勢力是從結交尤五開始的。王有齡初到海運局,便遇到了漕糧北運的任務。糧運關涉地方官的聲望,所以督撫黃宗漢催逼甚緊,前一年為此還逼死了藩司曹壽。按照胡雪岩的主意,這個任務說緊也很緊,說不緊也不緊。辦法是有的,隻需換一換腦筋,不要死盯著漕船催他們運糧,這樣做出力不討好,改換一下辦法,采取“民折官辦”,帶錢直接去上海買糧交差,反正催的是糧,隻要目的達到就可以了。他通過關係,找到了鬆江漕幫管事的曹運袁,此時漕幫勢力大不如前了,但是地方運輸安全諸方麵,還非得漕幫幫忙不可。這是一股閑置的、有待利用的勢力。運用得好,自己生意做得順遂,處處受人抬舉;忽視了這股勢力,一不小心就會受阻。而且各省漕幫互相通氣,有了漕幫裏的關係,對王有齡海運局完成各項差使也不無裨益。一旦有個風吹草動,王有齡也不至於受捉弄,損害名聲。所以和尤五打交道時,胡雪岩不但處處留心照顧到鬆江漕幫的利益,而且盡己所能放交情給尤五。加上胡雪岩一向做事一板一眼,說話特別注意分寸,給尤五的印象是:此人值得信任。有了這個印象,“民折官辦”購糧一事辦得很順利,尤五也把他尊為門外兄長,凡事請教。後來表明,尤五這股江湖勢力給胡雪岩提供了很大方便。
胡雪岩借取的最後一股“勢”是“洋場勢力”。我們都知道,胡雪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太平天國農民運動和清朝政府被迫對外開放。因為這兩者使得當時的中國成了一個亂哄哄的局麵。而在這之中,胡雪岩善於應對,認得準方向,把握得準秩序。他對洋場勢力的借取,也正是得益於他這種宏觀把握的能力。
在胡雪岩首次做絲繭生意時,就遇到了和洋人打交道的事情,並且遇見了洋買辦古應春。二人一見如故,相約要用好洋場勢力,作出一番事業來。胡雪岩在洋場勢力的確定,是靠他主管了左宗棠為西北平叛而特設的上海采運局。上海采運局可管的事體甚多。牽涉和洋人打交道的,第一,是籌借洋款,前後合計在1600萬兩以上,第二,是購買輪船機器,用於左宗棠一手建成的福州船政局,第三,是購買各色最新的西式槍支彈藥和炮械。由於左宗棠平叛心堅,對胡雪岩的作用看得很重,凡洋務方麵無一不要胡雪岩出麵接洽。這樣一來,逐漸形成了胡雪岩的買辦壟斷地位。洋人看到胡雪岩是大清疆臣左宗棠麵前的紅人,生意一做就是20多年,所以也就格外巴結。這也促成了胡雪岩在洋場勢力的形成。勢力一旦形成,別人就不易進入。就像自然保護區一樣,在保護區內是受保護動物的天下,外類不得涉足。所以江南製造總局曾有一位買辦,滿心歡喜地接了胡雪岩手中的一筆軍火生意,即被洋人告知,槍支的底價早已開給了胡雪岩,不管誰來做都需要給胡雪岩留折扣。
綜合胡雪岩的經商生涯,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他的“借勢取勢”理論。官場勢力、洋場勢力和江湖勢力他都要。官場和江湖有嫌,洋人和官府有隙,胡雪岩卻非要他們前嫌盡棄,溝壑盡平,大家攜手來做生意,求利益。這種作為,一般人想不到,胡雪岩想到了,一般人做不到,胡雪岩做到了,所以人們稱讚他神,稱讚他奇。這種神奇,在胡雪岩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就是與眾不同的智慧,他懂得連橫合縱,讓天下勢力為己所用。
思維突破:利用各方勢力追求財富
人在商場,憑自己一人的力量是無法打開局麵的。在市場競爭中,沒有哪一個成功的富人是依靠孤軍奮戰而發家致富的。窮人經商,就必須利用各方勢力,連橫合縱,讓天下人為我所用。
現實生活中,窮人可以借助的勢力主要有以下幾種。
1.良師
一個人要成大業比登天還難,但是一個人如果能得到良師益友的鼎力相助而形成一個團結的集體,那麼要成大業就易如反掌。
2.朋友
一個人在外賺錢實在不易,如果能得到朋友的幫助就如同雪中送炭,如虎添翼,所以說“多個朋友多條路”實在是人生的大幸。一些天南海北的人常在初次交往後會發出這樣的驚歎:“嗨!這世界簡直太小了,繞幾個彎子,大家都成熟人了。”其中奧妙就在於此。
3.親戚
俗話說:“是親三分近。”親戚之間大都有血緣或親緣關係,這種血濃於水的特定關係決定了彼此之間關係的親密性。這種親屬關係是提供精神、物質幫助的源頭,是一種應該能長期持續、永久性的關係。因此,人們都具有與親屬保持聯係的義務。在平常與親戚保持密切聯係,在困難時期,求助親戚才最有利。
4同學
同學之間因為從小就接觸,彼此了解很深,而且學生時代的交往沒有功利色彩。所以同學友誼的含金量是最高的。對於商人來說,能有幾個成功人士的昔日同學,會方便很多。在北大、清華等高校,許多人是花了大價錢來參加諸如企業家班、金融家班等各種培訓。對他們而言,學知識是次,交朋友才是主。一些高校也從中找到了賣點,招生簡章上的廣告就是:擁有某某學校的同學資源,將是你一生最寶貴的財富。
5老鄉
共同的人文背景、地理、風俗習慣,使老鄉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於是,同鄉之間,也就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關係。如果都是背井離鄉、外出謀生者,則同鄉之間更是必然會互相照應的。
中國的老鄉關係是很特殊的,也是一種很重要的人際關係。既然是同鄉,那涉及某種實際利益的時候,則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隻能讓“圈子”內的人“近水樓台先得月”。也就是說,必須按照“資源共享”的原則,給予適當的“照顧”。
善用老鄉,你可以獲得很多有用的東西,賺錢的道路也會平坦幾分。
後 記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許多人的默默貢獻,閃耀的是集體的智慧。其中銘刻著許多艱辛的付出,凝結著許多辛勤的勞動和汗水。
本書在策劃和編寫過程中,得到了許多同行的關懷與幫助,及許多老師和作者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以下參與本書編寫的人員致以誠摯的謝意:廉勇、歐紅梅、周珊、張豔紅、柳絮恒、趙一、趙紅瑾、齊紅霞、齊豔傑、陸曉飛、趙廣娜、徐春豔、王非庶、李秀敏、王傑、張保文、李亞莉、何瑞欣、杜莉萍、李衛平、李敏、梁素娟、許慶元、姚迪雷、毛定娟、尹娜、楊婧、王娟娟、張豔芬、許長榮、王愛民、李琳、李偉楠、王鵬、羅華傑、武敬敏、甘豔河、閻妍妍、楊英、羅婷婷、李良婷、上官紫薇、楊豔利、於海英、曹慧利、肖冬梅、張乃奎、王源、楊巍、劉瑞杭、劉紅強、段文豔。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借鑒和參考了大量的文獻和作品,從中得到了不少啟悟,也汲取了其中的智慧菁華,謹向各位專家、學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因為有了大家的努力,才有了本書的誕生。凡被本書選用的材料,我們都將按出版法有關規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但因為有的作者通信地址不詳,尚未取得聯係。敬請您見到本書後及時函告您的詳細信息,我們會盡快辦理相關事宜。
由於編寫和出版時間倉促,以及編者水平所限,書中不足之處在所難免,誠請廣大讀者指正,特馳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