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後裝燧發槍(上)(1 / 2)

從靶場回來之後,趙劍寒發現王鐵匠他們已經完成了各自的任務,一個個黃銅製作的零件整齊地放在一張桌子上,散發著金色的光芒,正等著趙劍寒來驗收呢。

趙劍寒把這些零件拿到自己跟前,把另外一支火繩槍的槍管拆下來,然後開始組裝,眾人看著他把一個個部件巧妙地安裝在木托上,一會兒功夫,一支全新的步槍在他手裏誕生,大家都感到非常神奇。

這支槍比火繩槍修長了許多,特別是後麵增加了一段槍托,可以抵肩瞄準射擊,從外形上看已經接近了兩百多年後的步槍。

趙劍寒一拉槍栓,“嘩啦”一聲,槍機向後頂起擊錘,連帶著彈膛也退出來向上豎起,告訴他們這裏就是上子彈的位置,又指著擊錘下方說道:“這裏放上火石,旁邊放引火藥,擊錘落下以後,打擊火石發火,就可以點燃藥池裏的引火藥,再引發彈膛裏的火藥,就可以發射了。”

一邊說著,趙劍寒一邊向前推槍栓,槍機帶著彈膛前移,仔細觀察槍機的位置,發現槍機已經覆蓋了彈膛和槍管,連接的縫隙肉眼難見,趙劍寒滿意地點點頭,說道:“今天大家辛苦了,成果很不錯,明天我們就拿這支槍去試驗。”

趙劍寒的話好似領導視察工作時的常用語,可是這些人卻沒感到有什麼異樣,反而非常高興,覺得自己一天的辛苦沒有白費。雖然人小,卻是事實上的領導人,所有的工作都是他安排的,而且他這一天來的表現也贏得了大夥的尊重。

其實趙劍寒對這支槍並不滿意,主要是太重了,火繩槍的槍管本來就重,現在又加上了一些金屬部件,他估計重量達到了二十斤,拿在手裏非常吃力,如果不是從小練武,他根本就拿不起來。

可是這畢竟是世界上第一支後裝燧發槍,以目前的條件達到這種程度已經算是不錯了,等以後造出了無縫鋼管,再用鋼鐵代替銅製的槍機,重量會減輕一半以上,那時候應該可以大批裝備部隊了。

晚上,趙劍寒和秦向武、吳青山總結了今天的經驗教訓,確定了今後改進的方向,董雲山他們幾個也應邀參與了討論,作為試射員他講述了使用不同的彈藥射擊時的感受,給了趙劍寒他們一定的啟發。

明天上午秦向武和吳青山負責製造新型彈藥,王鐵匠他們年歲較高,勞累了一天,明天休息,隻是派徒弟協助秦向武他們的工作。趙建寒還是上午給村裏的孩子們上課,下午再到靶場進行新式槍支和彈藥的試射。

睡覺前,趙劍寒還是把太極拳和其他的功夫認真練習了一遍,這已經成為了習慣,雷打不動,風雨無阻。董雲山非常感概,難怪小公子可以做出這麼多驚人的事情,將軍不在身邊,小公子依然自覺地修煉,實在是太難得了。

第二天上課,一半的孩子回去複習了功課,順利地背誦了昨天學習的內容,趙劍寒履行諾言,帶他們到議事廳外的空地,傳授他們前世偵察兵使用的軍體拳,這種拳法是無數軍中的高手從各種流派的拳法中提煉而成的,簡單易學又威力不凡,具有很強的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