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趙劍寒的煩惱不提,董雲山他們最近可高興了,步槍上的銅製部件換成鐵製部件之後,步槍的重量減輕了不少,還比原來更加皮實了,他們再也不擔心做某些戰術動作的時候會損壞槍支,教新兵打靶的時候不用為彈藥的緊張而發愁。
臥虎山莊護衛隊已經完成了隊列訓練,目前正在進行火槍瞄準射擊訓練。董雲山他們都對後裝燧發槍很熟悉了,他們利用工匠們生產的零件,拆掉了五十支鳥銃,又組裝了五十支新式步槍,現在護衛隊的隊員們人手一支新步槍,餘下的五十支鳥銃僅僅作為槍管的備件而存在,用慣了新式火槍,他們對原來的鳥銃連看到懶得看一眼。
楊道中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用石墨為主要材料,加了點粘土,做出來了鉛筆芯,趙劍寒讓木工的配合,他們一起生產出了第一批鉛筆。
有了鉛筆,學生們學習起來方便了許多,最起碼他們不用在沙地上練字了,也為工匠們設計圖紙提供了便利,利用幾個下午的時間,趙劍寒把工匠們組織起來,傳授阿拉伯數字和工程圖紙的畫法,並將自己設計的長度、重量、麵積和體積單位以及簡要的計算方法灌輸給他們。
由於這些單位都是在中國傳統的計量單位發展而來的,工匠們掌握起來比較快,標準化的三視圖使得物體的外形簡單明了,其中圓、圓柱、圓錐等圖形麵積和體積的計算他們以前沒聽過的,這些知識可以讓他們在下料的時候做到心中有數,不用再費心思進行估算,從而節約了原材料,提高了成品率。
工匠們看到少東家在黑板上進行一些簡單的板書,就計算出各種“複雜”圖形所需要的材料,然後提出了科學而快速的下料方法,一個個張大了嘴,臉上寫滿了驚訝和佩服,他們都在心裏想到:這樣巧妙的方法都能想出來,少東家不愧是“文曲星”下凡。
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工匠原本還有一些敝帚自珍的想法,當他們看到趙劍寒輕易就把他們視為不傳之秘的東西清清楚楚地寫在了黑板上的時候,感到十分慚愧,趕緊把自己那點小九九扔到一邊,和年輕人一起認真地聽講。
這些計算對趙劍寒來說是最基本的東西,可是工匠們要想學會卻不是那麼簡單的,除了課上聽講,課下還要反複練習,於是工匠們中掀起了一股學習新知識的熱潮,趙劍寒這個小東家在他們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
工業化生產要求更加細致的分工合作,標準化的圖紙是基礎,趙劍寒開始有意培養他們按數據說話、按標準做事的習慣,讓他們明白,一件合格的產品,需要大家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從而改變他們原來相對封閉的作業模式,盡管適應工業化生產的要求。
正當趙劍寒準備再接再厲製造出玻璃的時候,韓文棟那邊傳來消息,一年一度的互市最近就要開放了,地點還是在肅州城。父親趙振東也派人告訴趙劍寒,最近蒙古部落大幅減少在嘉峪關附近的巡邏次數,關外已經聚集了不少參加互市的商人,嘉峪關守軍正在全力以赴維持嘉峪關的秩序,防備蒙古人渾水摸魚。
趙劍寒早就對關外豐富的資源垂涎欲滴,這次互市是獲取一些緊缺原料的一次好機會,他當即決定親自參加。
將這段時間生產的布匹和香皂全部帶上,趙劍寒還動用了上次搶劫富戶得來現銀,共計白銀五萬兩,一共裝了十輛馬車,山莊護衛隊派出二十名隊員擔任護衛,趙勝擔任護衛隊首領,鍾金寶帶三名親衛隊員協助指揮,他們全部裝備了新式的後裝燧發槍,而董雲山和剩下的護衛隊員留下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