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的陽光伴著l冷冽的風,溫暖又清涼地拂過北津城的瓊樓玉宇,機槍林立的玄武門城牆上,是士兵們視死如歸的守城決心。
而城牆下方,同樣是火炮排列有序,大口徑的榴彈炮炮口森然,獨立軍將官們立於陣前,軒上將走到最前麵的位置,士兵搬來一把椅子,他從容自若地坐在椅子上,仰望著玄武門殘缺的城牆,勢在必得。
市民們又開始奔走相告了,玄武門內不多時便圍滿了三層的人群,一座擂台之上,正在演繹一場蕩氣回腸的霸王別姬,鶯歌青衣上妝,化身虞姬於高台,唱腔優美,宛若夜鶯啼鳴。
“月色雖好,隻是四野皆是悲愁之聲,令人可慘。隻因秦王無道,以致兵戈四起,群雄逐鹿,塗炭生靈,使那些無罪黎民,遠別爹娘,拋妻棄子,怎地叫人不恨。正是千古英雄爭何事,贏得沙場戰俘寒.....”
湯兆恩坐在玄武門內牆之上,居高臨下地欣賞著鶯歌的絕唱,李奇在旁讚頌道:“鶯歌小姐這副嗓音可謂舉世無雙了,今日有幸能聞其佳音,縱然明日血臥城牆,我等將士也死而無憾了!”
湯兆恩偶爾也會附庸風雅,但不過是賴於充數罷了,人家聽戲聽意境,他去聽戲無非是看看美人,眯著眼笑道:“李師長,你知道鶯歌所唱是哪一出戲嗎?”
李奇對戲曲獨有一番偏愛,不假思索地道:“以卑職愚見,鶯歌小姐所唱乃是四麵楚歌中,霸王項羽別離愛姬的選段!”
“哦?倒是應了眼下的景兒,那你說說,這出戲裏講了什麼?”湯兆恩頓時來了興致。
李奇佩佩而談道:“霸王別姬是京劇的一個經典劇,故事來源於在垓下被漢軍包圍的西楚霸王項羽與虞姬的生死離別的愛情故事,當時百萬漢軍團團包圍了垓下,而項羽身邊隻有八百名壯士了,項羽感歎自己空有一身頂天立地的力氣,卻不能打敗敵軍,發出了一聲虞姬虞姬,為之奈何的悲歎。”
“繼續說!”湯兆恩盯著下麵的擂台,忽然覺得今天的鶯歌有些不大對勁,那樣幽怨的愁情,連身在城牆之上的他都感覺到了。
李奇繼續道:“虞姬為了不托累夫君,希望他能夠殺出重圍,所以刎頸自殺,項羽與八百壯士在虞姬自盡後,勇敢的殺出了百萬大軍的包圍!”
“可兵至烏江時,項羽卻執意不肯過江,也許是因為對虞姬的不舍,也跟著斷了生念,便自刎在烏江邊上了!”
李奇說到這裏,卻見湯兆恩突然從座椅上站了起來,滿臉緊張地盯著台下,他趕緊向前探身,很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
正好台上的鶯歌也緩緩抬起了頭,向這邊望了過來,而她的手裏,正握著一把手槍,非常精致的手槍,一看就是美國貨。
戲班子的鑼鼓伴奏聲戛然而止,城上的士兵,城下的百姓一時間噤若寒蟬,對台上開始指指點點,低聲議論起來,鶯歌在眾目注視之下,竟將槍口抵在了自己的太陽穴上。
湯兆恩被驚住了,反應過來後,他不顧置身的高牆,就要從城牆跳下去,部將們死死地攔下了他,從這裏跳下去,鐵定活不成的。
“鶯歌,你要幹什麼,你把槍放下,聽話,別做傻事啊!”湯兆恩驚慌失措地扶著牆沿,一顆心都懸空了。
鶯歌微微搖了搖頭,瞬間被淚打濕了妝容,淒然道:“司令,鶯歌舍不得你,可是,鶯歌是中統局的人,鶯歌不敢再拖累司令了,就讓鶯歌像虞姬一樣結束吧!”
“胡鬧!”湯兆恩對著下麵的士兵大喊道:“你們愣著幹什麼,還不快把她槍給我下了!”
鶯歌一連退了好幾步,抵在頭上的手槍又抬高了幾分,四名士兵怕她飲彈自盡,都站在原地勸她道:“小姐,你先把槍放下,別為難我們了!”
鶯歌堅定地搖頭,仰起頭凝望著湯兆恩,她多希望能與他就這般一直到老,但他們卻有著各自的使命和職責,中間何止隔了千山萬水。
城外的軒上將感覺到了城牆守軍的焦慮,似乎城內發生了什麼大事,在對方軍心動搖之際,他讓豹丹丹提前發射了炮彈,幫城內的中統局特工製造緊迫感。
“轟”地一聲,102榴彈炮的炮彈把整個城牆都憾動了,守城士兵們拉緊槍栓,炮彈上膛,隻等長官一聲令下,他們便會同共軍不死不休的大幹一場,但那道還擊的命令,卻遲遲沒有下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