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人們用“十二金人”紀詠秦始皇統一中國的事件。有時也用來比喻建功立業。
【出處】此典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更名民曰“黔首”。大鐻。收天下兵,聚之鹹陽,銷以為鍾抆,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經過南征北戰,先後消滅了韓、趙、魏、楚、燕、齊之後,結束了諸侯割據稱雄的混亂局麵,統一了天下,建立起專製主義的中央集權,這就是強盛一時的秦王朝。為了加強統治,他把天下分成三十六個郡,郡裏設置郡守掌管一郡政事、郡尉輔佐郡守並主軍事、監禦史監視郡守,不把老百姓稱為“民”了,而稱為“黔首”。舉國上下飲酒同慶。把天下所有的兵器都收到鹹陽。這些兵器被熔化後鑄為樂器及十二尊銅人,每個銅人重約千石,擺放在宮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