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用以說明“上之所以率下,乃治亂之所由也”。越王路軾怒蛙,便能鼓舞民氣,英勇赴敵。

【出處】此典出自《尹文子·卷上》:“越王勾踐謀報吳,欲人之勇,路逢怒蛙而軾之。比及數年,民無長幼,臨敵,雖湯火不避。”

越王勾踐處心積慮想報吳仇,想讓人民都英勇堅強起來,走路碰到一隻發怒的蛤蟆都要憑軾伏身以表敬意。

過了幾年,人民無論老少和敵人打起仗來,就是赴湯蹈火都不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