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雍門刎首”形容臣子誓死報國的決心。也可用以指為國事而死。
【出處】此典出自《說苑·立節》:“越甲至齊,雍門子狄請死之。齊王曰:‘鼓鐸之聲未聞,矢石未交,長兵未接,子何務死之?為人臣之禮邪?’雍門子狄對曰:‘臣聞之,昔者王田於囿,左轂鳴,車右請死之,而王曰:‘子何為死?’車右對曰:‘為其鳴吾君也。’王曰:‘左轂鳴者,工師之罪也,子何事之有焉?’車右曰:‘臣不見工師之乘,而見其鳴吾君也。’遂刎頸而死。知有之乎?’齊王曰:‘有之。’雍門子狄曰:‘今越甲至,其鳴吾君也,豈左轂之下哉?車右可以死左轂,而臣獨不可以死越甲也?’遂刎頸而死。是日,越人引甲而退七十裏,曰:‘齊王有臣鈞(同‘均’)如雍門子狄,擬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甲而歸,齊王葬雍門子狄以上卿之禮。”
這段話意思是說:
戰國時期,諸侯爭戰。有一次,越國的軍隊進攻到齊國的邊境,齊國大夫雍門子狄(複姓雍門,名子狄,名也作子迪)請死。齊王說:“軍隊進擊的號令還沒有發出,雙方軍隊還沒有交戰,戰鬥還沒有打響,你為什麼請死呢?這是為了盡人臣的禮節嗎?”雍門子狄回答道:“我聽說,從前大王到圈養禽獸的場地去打獵,車子左軸發出聲響,車右武士請求一死,大王問:‘你為什麼要請死呢?’車右武士說:‘因為車子的響聲驚嚇了君王。’大王說:‘那是造車工匠的罪過,你又有什麼責任呢?’車右武士回答道:‘我沒有看見工匠造車,隻知道車子驚嚇了君王。’於是拔劍自刎而死。有這回事吧?”齊王說:“有的。”雍門子狄說:“現在越軍打來了,這件事對君王的驚嚇,難道比不上車子左軸發出的聲響嗎?車右武士可以因為左軸有聲響而死,而我卻不能因為越軍入侵而死嗎?”於是拔劍自刎而死。當天,越國軍隊撤退了七十裏,並說:“齊王所有臣子都像雍門子狄那樣,如果同他們打仗,他們一定會滅掉越國的。”因此,越國的將領率軍回國了。齊王用上卿的葬禮安葬了雍門子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