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誠實守信。
人正、心誠、守時、守信,才能廣結人際關係。因此,要樹立“誠實守信”的公眾形象。否則,人際關係越廣,越是“臭名遠揚”。有一位房地產公司老總,朋友圈子挺大,但朋友們就是不願意與他深交,嫌他經常說話不算數。
(4)平時燒香。
有的人,“無事不登三寶殿”,有事就找你,沒事便長期不見音訊。人際關係要不斷拓展,更需經常性地嗬護。要不然,就成了“狗熊掰玉米”。長期維護的人際關係,才會持久穩定。
(5)互惠互利。
還有一點要提及的是,人際關係的最高境界是互惠互利。有人深諳此道,經常主動利用人際關係幫人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增加自己的價值和被利用的機會,最終利人利己。
(6)保持好奇心。
一個隻關心自己,對別人、對外界沒有好奇心的人,即使有再好的機會出現,也會與之失之交臂。
我們都知道,認識一個人首先是從對這個人感興趣開始的,包括對這個人的長相、衣著、行為、所從事的工作等一切關於他的事物感興趣,而興趣正是好奇心的體現。可以說,好奇心是我們認識別人、拓展人脈的原動力。區別隻在於,有的人是無意當中受好奇心的驅使,下意識地去結識人;而現代社會中更多的人則是有意識地保持自己對人和對事物的好奇心,並在與人的交往過程中加以運用。這樣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建立起人脈,而且建立起來的人脈也更具競爭力。
(7)將心比心。
“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來考慮問題,是將心比心的具體體現。
我們做任何一件事,在想到自己一方的同時也要考慮對方的處境,並采取相應的措施來給對方以方便,那麼它必定更容易成功。別人與我們的相處會更愉快、更輕鬆。這樣一來,我們的人脈競爭力將會越來越強。
\[交友之道\]
通訊錄也會“過期”,所以必須隨時升級,隨時保存“最新版本”。
後記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許多人的默默貢獻,閃耀的是集體的智慧。其中銘刻著許多艱辛的付出,凝結著許多辛勤的勞動和汗水。
本書在策劃和編寫過程中,得到了許多同行的關懷與幫助,及許多老師和作者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以下參與本書編寫的人員致以誠摯的謝意:歐陽勇富、廉勇、歐紅梅、周珊、張豔紅、柳絮恒、趙一、趙紅瑾、齊紅霞、齊豔傑、陸曉飛、趙廣娜、徐春豔、王非庶、李海霞、李秀敏、王傑、張保文、李亞莉、蒙明炬、何瑞欣、杜莉萍、李衛平、李敏、梁素娟、許慶元、姚迪雷、張璐璐、毛定娟、尹娜、王巧、楊俊飛、楊婧、王娟娟、張豔芬、許長榮、王愛民、李琳、李偉楠、王鵬、羅華傑、鬱紅霞、葛穎煒、武敬敏、甘豔河、閻妍妍。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借鑒和參考了大量的文獻和作品,從中得到了不少啟悟,也汲取了其中的智慧菁華,謹向各位專家、學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因為有了大家的努力,才有了本書的誕生。凡被本書選用的材料,我們都將按出版法有關規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但因為有的作者通信地址不詳,尚未取得聯係。敬請您見到本書後及時函告您的詳細信息,我們會盡快辦理相關事宜。
由於編寫和出版時間倉促,以及編者水平所限,書中不足之處在所難免,誠請廣大讀者指正,特馳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