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批評他人前須三思(1)(1 / 3)

1931年5月7日,曆經警方幾個星期的搜捕,令紐約市警察大傷腦筋的“雙槍殺手”克羅裏窮途末路,被圍困在西尾街他情人的公寓裏。

當時,150名警員和偵探包圍在他頂樓的藏身之處。他們在屋頂穿洞,要以催淚彈把這位“警察殺手”熏出來。同時,在周圍的建築物上,架上了許多挺機槍。

大約過了一個多鍾頭,這幢紐約高級的住宅區內,不斷地響著清脆的手槍聲和嗒嗒的機槍聲。克羅裏伏在一張堆滿雜物的椅子後,不斷地朝警方開火。許多膽大的好奇的市民,湧上街頭看這場槍戰。要知道,在紐約,這種激烈的槍戰隻在電影中見過,現實生活中還前所未有。

當克羅裏被捉到的時候,警察局長莫隆尼宣布,這位雙槍惡徒是紐約有史以來最危險的罪犯之一。“他動不動就開槍殺人,”局長說,“連眼都不眨一下。”

讓我們看看這位雙槍惡魔是怎樣辯駁,證明自己是無辜的。當警方朝他藏身的公寓開火的時候,他寫了一封信給“有關人士”。克羅裏如此寫道:“在我的衣服之下是一顆疲憊的心,但這顆心是仁慈的——一顆不會傷害任何人的仁慈之心。”

當克羅裏在寫這封信的時候,鮮血從他的傷口湧出,在信紙上留下一道紅色的血跡。

事情真相又是如何的呢?在搜捕發生之前,克羅裏在長島一條郊外的道路上跟女友在汽車裏溫存。出其不意的,一位警員來到車旁,敲擊車窗說:“請出示你的駕駛執照。”

克羅裏一言不發,而後拔出手槍朝那位警員連開數槍。那位可憐的警員瞬間倒在血泊中。克羅裏跳出來,又朝尚未斷氣的警員打了一槍。這難道就是克羅裏所謂“在我的衣服之下是一顆疲憊的心,但這顆心是仁慈的——一顆不會傷害任何人的仁慈之心”嗎?

克羅裏被判坐電椅。當他抵達辛辛監獄的死刑室時,他是否說“這是我殺人的下場”?沒有。他反而說:“這就是我防衛自己所得到的結果嗎?”

毫無疑問,從始至終,“雙槍殺手”克羅裏都不曾悔恨過,因為他認為自己根本沒有什麼錯。

這是匪徒中一種不尋常的態度嗎?如果你這樣想的話,那麼聽聽這段話:“我把一生中最好的時光,都花在提供別人輕鬆的娛樂、幫助他們得到快樂上,人們回報給我的卻隻有辱罵。是他們的恩將仇報把我逼成了之命之徒。”

這是阿爾·卡朋所說的。是的,美國昔日的第一號公敵——橫行芝加哥最陰險的匪首。卡朋不曾責怪自己。他真的自以為是大眾的恩人——一個不受感激卻受誤解的大眾恩人。

達奇·舒爾茨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達奇是惡名昭彰的“紐約之鼠”。當他在紐瓦克被槍手擊倒之前,也自認為造福群眾。在一次報紙訪問中,他說他是一名大眾恩人。他相信自己真的是一名恩人。

在這一方麵,辛辛監獄的監獄長劉易士是最有發言權的。他在其中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在牢裏的罪犯,幾乎沒有一個人自認是壞人。他們跟你我一樣都是人,都會為自己辯解。他們會告訴我們,為什麼要撬開保險箱,為什麼隨時要扣動扳機。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不論是有理還是無理,總要為自己破壞社會的行為辯解一番。因此,他們總是得到這樣的結論:罪責不在他們,下地獄和伏法也不應是他們。”

如果阿爾·卡朋、“雙槍殺手”克羅裏、舒爾茨以及監獄裏的那些亡命之徒,他們從不為自己的行為自責過,那麼,又何必強求你我所接觸的那些人呢?

過世的約翰·華納梅克爾一度承認:“我30年前就學到,責怪別人是愚蠢的行為。我不責怪上帝對智慧分配不均,因為要克服我自己的缺陷,都已經非常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