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企業中,老板常常為這樣的事情感到壓力重重:自己的員工明明不缺乏能力,但遇到問題時總不能圓滿解決;有的員工身處重位,卻牢騷滿腹、抱怨不止,幹不出什麼實事;有的員工明明有了很高的待遇,仍敷衍拖遝,甚至選擇離企業而去……

事實上,之所以會出現這些情況,是因為缺乏認同。一個人如果缺乏認同,就不會自覺自願地發揮自己的能力,最終碌碌無為,一事無成;一家企業如果沒有得到員工的認同,終將倒閉;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缺乏成員的認同,那麼這個國家、民族就沒有發展的希望。

對企業來說,員工的認同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員工缺乏認同也就意味著企業失去了發展的源泉和動力。認同企業的願景,員工就有了奮鬥的方向;認同企業的文化,員工就具備了成長的軟實力;認同企業的製度,員工就能在規範內自由發揮自己的能力……隻有對企業認同,員工才能心甘情願地為企業的發展付出全部心力。

這就是認同的力量,這種力量和智慧在不斷升華的過程中必將對個人行為產生重大影響,讓員工個人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得到充分發揮,同時,把自己的工作當成個人與企業的一項共同的事業,在成就公司的過程中成就自己的事業和幸福人生。

但遺憾的是,現實職場中,對企業認同的員工已經很少了,特別是在今天跳槽、挖角、勞資糾紛成為熱門話題的時代,很多員工正漸漸遠離認同的軌道,駛向背離企業的一麵。

因此,培養員工的認同,讓員工認同的力量得到充分發揮,成了眾多企業的關注重點。本書正是基於這樣的視角,以為企業培養認同和忠誠的員工、為員工打造認同的力量為目的,通過深入剖析職場中現存的缺乏認同的現象,分析認同對企業和員工個人的影響,提出了培養員工認同的方法。

本書從員工“入模子”階段開始,力圖通過認同喚醒員工的“家意識”。在具體工作中,從絕對服從開始,心隨企業而動,行則自覺自律、自動自發、高標準嚴要求,從而達到與企業合二為一的高境界。

本書沒有太多的理論研究,但有大量精彩的案例和故事。同時,本書提供了實際操作方麵的指導,直觀地告訴人們如何培養自己的認同感,如何讓認同的力量在個人的成長和企業的發展中發揮作用。

寫作本書,旨在改變傳統的“能力決定一切”的觀念,和所有讀者一起用顯微鏡看員工,用望遠鏡看人生。

命運的轉折點往往就在一瞬間,未來的路要怎麼走,在於我們人生態度的轉變。夢想需要行動,而高效的行動要以認同為基石,從這一刻起,認同你的老板,認同你的同事和你的工作,用老板的思維處理問題,以老板的胸懷認同公司。雖然今天你還是縛繭待破的蠶蛹,但明天你一定會成為翩翩起舞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