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能幹與堅持是華遠的根基(1 / 3)

第二卷 能幹與堅持是華遠的根基

第一章 艱苦奮鬥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的第一桶金是一分一分掙出來的,並不黑。

當初辦企業很艱苦,沒有部隊的條件好,在部隊裏最起碼不用為吃穿發愁,在服務社,我們當時就想著怎樣去賺錢,怎樣弄來資金,怎樣創造條件,怎樣租房子,怎樣辦營業執照。

我們那時候就是一分錢一分錢賺出來的。我們的原始積累並不像有些人說的,好像我們的第一桶金多黑多黑。我們的第一桶金是靠賣油條、賣豆漿、做包子、賣酸奶、賣冰棍一分一分掙出來的。

——任誌強回味創業經曆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1981年,對任誌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在這一年任誌強放棄了在公檢法工作的機會,去了北京怡達公司擔任副總經理。當時的北京怡達公司是個小型集體企業,包括任誌強在內,還不到10個人。

這個小公司是幹什麼的呢?賣油條、賣豆漿、做包子、賣酸奶、賣冰棍,應該算是一個小餐館。在當時的北京,很多大款都不喜歡每天在家自己做早飯吃,而選擇去外麵買著吃。所以,任誌強所在公司的效益還是不錯的。

當然,這段經曆是非常辛苦的,任誌強在早晨4點多就開始炸油餅,晚上還要賣夜宵。11點後才關門,關門之後就開始算賬。而數錢其實不像我們想的那樣幸福,因為在當時,一個油餅6分錢,一碗糖漿才3分錢,所以收到的全是鋼鏰兒。任誌強和職員們把不同的硬幣擺在一起,有時會整整擺滿一桌子。麵對如此多的硬幣,又是在非常疲憊的情況下,任誌強常常是數著數著就睡著了。

任誌強的第一桶金就是這樣一分一分摳出來的。每當回想起這段經曆時,任誌強都感慨萬分。但正是這段經曆讓任誌強變得更加成熟,更加堅強,這也為他以後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任誌強創業的事跡對創業者應該有很大的啟發,這啟發就是不要懼怕創業的辛苦,用勇敢走下去,因為辛苦有時對創業者來說是寶貴的財富。

拓展透析

無論是在體壇,還是在商界,李寧都取得了一係列令人炫目、難以企及的成就,其跳躍跨度之大甚至被戲稱為“難度係數遠超3.0”。麵對無數的鮮花與掌聲,他淡然視之,“是運氣,我隻是一個最有運氣的從商運動員而已”。許多熟悉李寧的人知道,這並不僅僅是因為幸運,甚至可以說,跟他的努力比起來,運氣所占的比重是微乎其微的。

李寧的商業之旅,並非一帆風順。剛加盟健力寶公司的時候,外界就對他抱有極大的疑慮,覺得這不過是夕陽晚照,過氣明星與知名企業的互相借重罷了,不可能產生明顯的經濟效益,更不用說長期合作了;創辦李寧公司時,李寧所麵臨的競爭對手是國際知名品牌,對方在讚助事宜上開出的價碼是李寧的整整10倍;後來,公司內部圍繞著李寧與總經理陳義宏形成兩大派別,走進了家族企業的經營死胡同……但每到關鍵時刻,李寧總能以獨具個人特色的方式化解,將李寧公司帶出發展過程中的“曆史三峽”,駛入一片更加開闊的水麵。

中國人做事喜歡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兼備,但誰也不能否認,人才是最為關鍵的因素,也是唯一可以為我們所掌控的因素。回顧李寧的發展史,我們固然可以找到諸如天賦、運氣、形勢一類的外部因素,但李寧的辛勤奮鬥才是至關重要的。“我不在乎爬多高的山,關鍵在於擁有爬山的能力。”“我相信,隻要肯學,什麼都有可能。”這都是李寧常說的話,也正因為李寧肯學、敢幹,許多在別人看來難以戰勝的困難才會得以克服,許多普通人難以企及的桂冠才會被他摘取。

“有很多很多的苦,隻有很少很少的甜”,回憶起一路的成長,李寧這樣說。在李寧看來,沒有辦不到的事情,隻有不肯努力的人。一個人如果願意付出汗水,就能影響他人、改變環境,最終化不利為有利,化失敗為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