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有能力的管理者才能帶出優秀的企業(1 / 3)

第八卷 有能力的管理者才能帶出優秀的企業

第一章 市場始終都在考驗著管理者的能力

2010年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讓許多人改善了住房的條件、讓開發商們取得了一個不錯的業績,不但幾大巨頭的開發企業超額或提前完成了銷售的預定目標,也創造出了單個物業千億元銷售額的業績。由此可見,2010年至少不能說是一個不好的年頭,更用不著像驚弓之鳥一樣惶惶不安了。

如果保持合理的經濟政策,中國可以持續的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市場最終不但在考驗著經營的主體,也在考驗著管理者的能力。

——摘自《年底盤點》,任誌強新浪博客首發

背景分析

2010年4月份,國家頒布了新國十條,以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宏觀調控。此時的房地產市場出現了長達數月的階段性恐慌,銷售持續下降,特別是重點一線城市的銷售下降幅度高達40%~60%。

這次宏觀調控是非常嚴格的,在房地產信貸政策上做出了相應的調整。這種調整對市場中的一些投資需求起到了打擊的作用,同時遭受打擊的還有改善型需要。此時,媒體也在宣傳房子要降價跌價。所以,在這一時期,不管是蓋房者,還是買房者都在持觀望的態度。

在這個時刻,最能考驗的是一個企業管理者的能力。誰能在如此嚴格的調控下帶領企業發展,誰就是優秀的企業管理者,任誌強無疑是一位優秀的企業管理者。在任誌強的帶領下,2010年華遠地產實現開複工麵積94.8萬平方米,比2009年增長94.7%。而據2010年華遠地產年報顯示,2010年華遠地產實現營業收入17.60億元,同比增長52%,實現淨利潤4.01億元。

數據是最具說服力的論據,這些數字表明華遠在2010年發展得很好,而這一切是與任誌強的領導分不開的。所以,就此我們可以說一個企業的發展關鍵在於管理者,有能力的管理者才能帶出出色的企業。

拓展透析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企業管理者的能力直接決定著企業的發展。那麼,一個優秀的企業管理者應該具備怎樣的能力,才能帶領企業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呢?

第一、正確決策的能力

對企業管理者來說,是否能夠做出正確決策,直接決定著企業的發展。然而,在企業決策過程中,有很多誤區,這些誤區將會使決策駛向錯誤的航道,從而影響企業的發展。常見的誤區通常有以下三個:

1.證實性偏見。企業管理者過於關注支持自己決策的信息。當他們在主觀上支持某種觀點的時候,往往傾向於尋找那些能夠支持他們原來的觀點的信息,而對於那些可能推翻他們原來的觀點的信息往往忽視掉。

2.忽視機會成本。機會成本是指因為進行了一項選擇的同時,喪失了其他選擇的機會,從而導致的相對收益減少。從企業管理者的角度來看,機會成本不僅僅包括財務投入,還包括時間、精力和管理上的成本。

3.先入為主,過分相信自己的直觀感覺。在沒有充分信息的情況下,人們往往會被自己的第一感覺所影響。有的時候,相信第一感覺是一種決策方式,但是,管理者還需要能夠從第一感覺中跳出來,從更加客觀、全麵的角度進行分析和思考。

認識了這些誤區,企業管理者應該如何做正確決策呢?要想做出正確決策,必須在企業決策過程必須堅持“雙效”原則,即決策效益與效率。要樹立效益與效率的觀念就需要管理者從以下幾個方麵做起:

(1)決策要實現效益最大化。傳統企業決策是不講究效益的,因此造成決策失誤的現象時有發生。實現企業決策的效益最大化,一是要建立企業決策的責任製。誰決策,誰就要對效益負責。一個項目的建設,不能隻顧投資建設,不考慮最終收益。必須建立一種機製,使決策者在投資中就考慮收益,增強領導者實現效益的責任心。二是要提高決策的水平。減少由於管理環節過多而造成的扯皮和浪費。通過提高決策的質量的成功率,減少失誤,來提高決策的收益。

(2)企業決策要實現決策的高效率。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企業決策係中,仍然有許多決策失誤的現象存在。如:機構臃腫、人浮於事、職責不清、官僚主義嚴重等。

第二、創新能力

創新是企業生命的本質,是企業不斷成長的保證。在技術更新不斷加快的今天,隻有創新的企業才能不斷分取更多的市場份額,享受到成長的快樂。於是,就出現了創新的企業日新日強,守舊的企業逐漸衰亡的局麵。

英特爾公司總裁葛洛夫先生有一句話:“當一個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就會麵臨一個戰略轉折點。”就是說當一個企業的人力資金達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就不能沿襲過去的老路子,就必須改變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製度,並積極對產品、服務、製度等進行創新。否則就難以駕馭和掌控企業,更不用說永續經營了。

第三、處理危機的能力

如出現突發性的危機,企業管理者必須有處理危機的能力。

企業管理者要選擇時機改變企業發展戰略。這就突出了時機的重要性,不同的企業管理者對待時機可能有兩種態度。一種是被動的,即等待機會來臨、危機到來、問題出現之後,再來考慮戰略選擇。這種態度往往因為行動滯後,導致錯過機會或問題成堆而蒙受損失。另一種是主動的,即經常地關注外部環境和企業狀況的變化,不斷地尋找機會,發現問題,先人一步采取行動。這種態度能及時地抓住機會,避開威脅,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企業管理者應該保持第二種態度,運用戰略性思維,並努力做好外部環境和企業狀況的調研工作。對於企業管理者來說,要掌握好戰略選擇的最佳時機,是一項困難的任務。但是既然主動地察覺到有重新選擇戰略之必要,就不能遲疑不決,特別是要防止因強調戰略的穩定性或因自己對過去的戰略負有責任而阻礙必要的戰略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