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全力發揮我們的變色龍藝術(1 / 2)

第十三卷 全力發揮我們的變色龍藝術

第一章 一切的利潤都是來自跑量

開發商的利潤大多是來自跑量的,最賺錢的是購房者。

如果我們所有買過房子的人,按98年計算,30萬的現在是500萬,他們賺的一定比開發商賺的多,因為開發商賣那房子就賣了30萬塊錢,全是利潤也就30萬,開發商的利潤大多來自跑量。從30萬變成500萬利潤空間很大,特別是買30萬的房子,他隻付了6萬塊錢,把6萬塊錢變成500萬是多少倍?

——任誌強在2013年公開唱多房價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從2010年開始,中央就提出穩步推進“城鎮化”進程,之後一直強調要不斷實現城鎮化。然而在推出這一政策之後,中央對房地產市場進行了調控,目的是遏製日益上漲的房價。

由於中央對房地產市場進行了宏觀調控,很多消費者開始對樓市持觀望態度,期望房價會有所降低。然而,就是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任誌強針對房價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小康指標已經預示著最少要增加65%的城市化率,人口在不斷流入,房價還得接著漲。”

任誌強這樣說,是有自己的理由的。在他看來,在現有土地製度下,中央欲進一步推進城鎮化,加之貨幣繼續上漲,如此房價下跌是沒有可能的。那麼,房價什麼時候會下降呢?任誌強給出的回答是房價在土地私有化後才會下跌。對此,任誌強給出的解釋是:“土地私有化房價一定是跌的。因為小產權和大產權之間的差別太大了。我們有一個土地財政的斷崖,在短期之內是無法彌合的。我們第一部憲法土地是私有,第二部、第三部憲法土地仍然是私有的,隻有在第四部憲法中才把土地改為公有。我估計像你們這些年輕人80後的掌權以後就改了。”

在對此做出一番解說之後,任誌強還表示開發商的利潤是很低的,都是來自跑量,所謂的跑量通俗一點來講是薄利多銷,具體體現在房地產上就是不停地圈地,不停地建房,以此來獲得利益。任誌強指出,房價上漲賺得更多的是購房者,而非開發商,因為對購房者來說,房子的增值是無限的。

任誌強說出這麼一番話,或許是在為消費者陳述一種事實。但是,我們可以從中感悟到一種領導者的營銷手段,這種營銷手段就是造勢。

拓展透析

善於造勢對於企業管理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身兼數職的雷軍就深諳此道。雷軍是金山軟件董事長,是多玩董事長,也是小米科技CEO。雷軍出任金山董事長,就起到了為小米造勢的效果。這不僅僅是因為金山軟件擁有巨大的品牌影響力和客戶端軟件資源,可以幫助小米推廣其新業務和新產品,同時還能讓小米成為一時的熱點。事實也正是如此,雷軍出任金山董事長的消息一經傳出,一時成為業界的關注焦點,同時也引起了各大媒體的關注。當時,很多人都想看看雷軍能帶領金山作出什麼樣的改變,而眾人的視線也開始向小米科技看齊,諸多媒體開始對雷軍與小米科技進行報道,比如《華夏時報》的一篇題為《雷軍挑戰偶像喬布斯 40歲創業賣手機》的報道中極為煽情地寫道“雷軍的喬布斯夢,在他40歲的這一年正式起航”等。這種方式下產生的影響力比單單做廣告要強許多。

此時的雷軍也開始借機造勢,他在公開場合描述他與小米科技的感情:“我40歲的時候賣掉卓越,上市金山,投資十幾家公司,好像人生所有目標都實現了,但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做完這些我反而變得更迷茫了,在我40歲那一年我真的很迷茫。

“柳傳誌是40歲創業的,任正非是43歲,我覺得我40歲重新開始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我堅信人因夢想而偉大,隻要我有這麼一個夢想我就此生無憾。”

這樣的造勢起到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小米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並且創造了銷售奇跡。

我們常說三流企業做事,二流企業做市,一流企業做勢。的確,營銷的本質就是“營勢”、“謀勢”。造勢水平的高低將直接決定一個企業能否脫穎而出,創業能否獲得成功。企業要想成功營銷,最聰明的選擇就是在市場中順勢而為、審時度勢。“謀勢者”才能把握市場脈搏,花小錢辦大事。

通常企業最理想的造勢方式是新聞造勢。企業公關造勢通常通過報刊、電台、電視、會議、信函、支持公益事業等方式,使得企業知名度得到傳播。良好的企業聲譽能轉化為產品的聲譽,從而有利於促進產品的銷售。一般來說,企業采用公關造勢時主要考慮到公關具有以下優勢:

1.新聞價值高。公關活動的報道者都具有一定的新聞水平,可以在社會上引起良好的反響,並產生一定的銷售潛力。企業在進行公關活動時常會邀請記者、專家或政府人員出席,和他們建立良好關係,可以通過他們來介紹企業和產品的狀況,公布企業對國家、社會和廣大消費者所做出的貢獻等。

2.信譽度高。新聞報道經常是通過第三方進行宣傳,可以在社會上引起良好的反響。公關通常是同有關社會團體建立聯係,並提供有關谘詢服務,通過這些社會團體的宣傳報道使社會公眾對企業和產品產生良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