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人物菲利吉亞國王邁達斯認為,擁有了財富就得到了完全的幸福。於是,他虔誠地請求神賜予自己點石成金的力量。神答應了他的請求,從此,他觸摸的任何東西都能立刻變成黃金,比如衣服、食品、飲料、花朵,甚至他吻過的女兒。這讓國王意識到,這世界上還有許多有價值的東西更為寶貴,其價值甚至超過地球上所有的黃金。
因此,國王急忙懇求神驅除他的這種魔力。
一個人的價值不在於他所擁有的財富,而在於他所做的貢獻。伏爾泰曾經說:“據我所知,所有的偉人都為人類做出過巨大貢獻。”
在馬薩諸塞州丹佛斯市舉行的一個典禮上,人們在一個信封上看到了這樣一句祝詞:“教育是今天的人們對未來的人們所承擔的責任。”打開信封,裏麵是喬治·皮博迪先生為興建一座市立圖書館而捐贈的一張2萬美元的支票。當時,喬治·皮博迪是美國最傑出的商業人士之一。他從小就與貧窮為伍,後來經過自己的努力奮鬥終於成了家財萬貫的銀行家。多年以後,圖書館為皮博迪先生舉行了一個答謝宴會,席間,皮博迪先生又向圖書館捐贈了25萬美元,並且說:“一個人的偉大不在於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或財富,而要看他是否堅信真理,是否正直無私,是否做過與其榮譽不相稱的言行。若想稱得上真正的偉大,就必須在這些方麵無可挑剔。”
在法國革命期間,憤怒的人們在1792年9月2日那天衝進了巴黎監獄,這股洶湧的人潮足以把那些貴族、神父踏成薄片,他們成了人們狂熱的複仇情緒的犧牲品。在一片血腥中,平民毛諾突然發現了西卡爾神父。以前,毛諾曾見過西卡爾神父,知道他的為人與聲望,也知道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奉獻給了殘疾人的教育事業。於是,毛諾攔住眾人說:“你們也許不認識西卡爾神父,但是我知道他是一個正直的公民,他把愛都獻給了殘疾人事業,他是我們這裏最仁慈、最有貢獻的人。”聽了毛諾的話,眾人立即停止了攻擊,而且一擁而上,爭相與西卡爾神父擁抱,向他表示敬意,並把他抬起來送回了家。可見,即使在這樣滿懷仇恨的暴民心中,高貴品格仍擁有至高無上的力量。
斯圖爾特先生早年在紐約做中學教師,每天的收入是一美元,但是後來他的財富總量超過了4000萬,而且更為寶貴的是,在他的豐厚財富中,沒有一美元是肮髒的。正是憑借著誠實正直,斯圖爾特先生為自己贏得了美好的名聲。
如果一個人隻有索取,沒有給予的經曆,而且用一副自得的表情一遍又一遍地向你訴說著他的發家史,那麼,你還認為他是一個獲得成功的人嗎?從他那冷酷無情的臉上,你難道讀不出無數孤兒寡女的悲慘經曆嗎?對別人巧取豪奪的人,能不能算真正的富有呢?這樣的人擁有真正的幸福嗎?他算不算是犧牲了別人來成就自己,用別人的眼淚作為自己向上攀登的階梯呢?在他的麵孔上,難道看不出貪婪的烙印,猶如豺狼的臉上永遠留著饑餓的痕跡?用世俗的標準來衡量的那些成功人士,在他們的臉上,哪裏能看到什麼安寧、甜美的神情?他們那種主宰自己內心的不良心態是會通過他們的神情、舉止流露出來的。
一個人如果隻知道吃喝玩樂,隻懂得斂聚錢財,那麼他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者。他不會為一個在苦難中掙紮的家庭軟一軟心,人類的福利也並沒有因為他的一生而有任何的改善,他有心而無情,他膜拜的是財富之神,而不是救助之神。
在美國的廢奴運動轟轟烈烈進行之時,由反對派人士組成的“拯救聯邦委員會”在紐約的城堡公園公開集會,會上決定把那些凡是不反對激進廢奴派的商人都列入黑名單,並采取經濟上的聯合抵製。然而,有一家名叫“博邁”的絲織品公司發表聲明說,他們不希望出賣自己的原則,隻希望自己的產品能夠賣出去。結果他們獨立的立場轟動了全國,但生意卻沒受到絲毫影響。那些不出賣自己原則的商家當然會成為人們購物的最佳選擇。
這樣一些不會把自己標價出賣的人是我們的社會最需要的,他不怕大聲拒絕別人,也敢於直截了當地對別人說:“我不能……”;他誠實無欺,表裏如一;他明辨真理,對邪惡也有恰如其分地認識;他凡事不撒謊、不退縮;他堅持自己的良知不動搖,猶如磁鐵吸住了金針,哪怕天翻地覆,他也毫不猶豫地捍衛應有的權力;他既不誇耀,也不逃避,他勇敢卻不叫囂,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而且總是盡心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