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斯特·菲爾德爵士指出:財富與品格的高尚之間很少必然的聯係。相反的,財富往往是品德敗壞和墮落的重要原因。財富與墮落入奢侈與邪惡,彼此之間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財富掌握在意誌薄弱、缺乏自製、缺乏理性的人手中,就隻會成為一種誘惑和一個陷阱——它很可能成為對他自己,更經常地是對他人的無窮的災難的根源。

相反的,相對貧困的狀態與最高尚的品格是毫不抵觸的。一個人可以隻擁有勤勞、節儉和正直的品格,但這絲毫不妨礙他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伯瑟斯的父親給他提出的忠告,是極富哲理的。他囑托我要有男子漢的氣概,雖然我不名一文;因為一個缺乏誠實正直心靈的人,是不值得人尊敬的。”

馬丁·路德死後,正像在他的遺囑中所宣布的那樣,他身後沒有留下一分錢,也沒有任何財產之類的東西。在這方麵,他的生活是如此的窮困潦倒,以至於他不得不通過鏃製工藝、種植菜圃和製作鍾表來換取麵包等生活必需品。然而,正是在這樣的親手勞作中,他被塑造成他那個國家的品格的楷模。在道德品質方麵,他比所有的德國王公們要高尚得多,榮耀得多,因而也擁有更多的追隨者。

查斯特·菲爾德爵士指出:

“品格是最寶貴的財富。它是人的良好意願和人的尊嚴方麵的財富。在這方麵進行投資的人們,雖然不能在世俗的物質方麵變得富有,但是,他們可以從贏得的尊敬和榮譽中得到回報。”因此,在生活中區分良好的品質是必要的,這樣,勤勞。美德和善行就應該是最高尚的品德,具備這些品德的人也就是一流的人。

如果誠實是一個人唯一的財產,並且他知道和感覺到遵守這一原則是正確的,那麼僅僅是誠實的意義在生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使一個人保持正直,給他以力量和耐力,並且,它也是一個人精力充沛的主要動力。本傑明·魯迪亞德曾經有一次說過:“沒有誰必須要成為富人或成為偉人,也沒有誰必須要成為一個聰明的人;但是,每一個人必須要做一個誠實的人。”

有一次,愛比克泰德接待了一位為了一起訴訟案件準備去羅馬的非常有名的雄辯家。這位雄辯家想跟他學習斯多噶派的哲學。由於不相信這位雄辯家的忠誠,愛比克泰德非常冷淡地接待了這位來訪者。“你隻不過是想批判我的風格,”他說,“而並不是想真正學習我的一些原則。”

“不錯,”這位雄辯家回答說,“不過,如果我也潛心於這樣的東西,我也會和你一樣,成為一個乞丐,就不會有金銀餐具,不會有隨從,也不會有土地。”

“我不需要這樣的東西,”愛比克泰德回答說,“而且,不管怎樣,你比我更窮。有沒有庇護人,對於我來說是無所謂,但是,你卻非常在乎。我不在乎愷撒怎樣看待我,我從不對任何人阿諛奉承。這是我的財富,它比你的金銀餐具更寶貴。你的金銀器皿,隻不過是用理性、原則和貪欲製成的陶器。我的心靈是一個無限廣闊的王國,充滿了歡樂和幸福,而不像你遊手好閑,懶惰成性。對你來說,你的所有財富都顯得那麼渺小;而對我來說,我的財富是多麼珍貴。你的貪欲是永無止境的,而我的欲望是可以滿足的。所以,我比你更富有。”

世界上才華橫溢的人並不罕見,甚至連天才也為數不少。但是,才華出眾的人就值得相信麼?天才就值得信賴麼?隻有忠誠或誠實的人才值得信賴。這種品質比其他任何品質更能贏得尊重和尊敬,更能取信於人。忠誠是一切人性的優點的基礎。它本身要通過行動體現出來。它就是正直、誠實的行為,通過一言一行展現出來。它意味著值得信賴,能讓人確信他是可信的。當人們認為一個人是可信的時候,他就是一個忠誠的人。也就是說,當一個人說他知道某件事時,他確實知道這件事;當他說他將去做某件事時,他的確能做而且做了這件事。因此,值得信賴是贏得人類的普遍尊重和信任的通行證。

在日常生活或商務活動中,大家判斷一個人,更多的是根據他的品格而不是根據他的知識;更多的是根據他的心地而不是根據他的智力;更多的是根據他的自製力、耐心和紀律性而不是根據他的天才。

塞繆爾·斯邁爾斯指出:“盡管一個人優秀的品格的聲譽增長很慢,但是,他的真實的品格是不能完全抹殺的。他們可能會被一些人曲解,被另一些人誤解;在一段時間內,不幸和苦難可能會籠罩他們的生活,但是,通過耐心的等待和忍耐,他們最終會贏得他們本應該得到的尊重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