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有些人總是在不斷地給人製造乏味,讓人心煩,使人討厭。這種人說不上什麼罪過,也算不上什麼不軌行為,卻對他人有著極大的危害。而且人們也無法將這些令人乏味的人或事隔絕開來,使它們不至總是糾纏我們。現在的醫學十分發達,可以治療許多疾病,如口臭、便秘、喉嚨發癢、頭痛、雞眼,甚至掉頭發等等,但至今還沒有什麼藥方可以治療這種“令人乏味”的毛病。
在沒有特效藥方的情況下,我們隻好以預防來代替治療。在治療之前,我們應該先診斷出該疾病的原因來。我們現在就先來分析這“令人乏味的人或事”所產生的條件或方式。假如我們發現自己具有這些症狀,便會明白為什麼上星期雷恩太太沒有邀請我們去參加她家的草坪舞會了。
以下列舉了幾種最令人生厭的狀況,如果我們事先發現在自己身上有這些情形發生,應盡力加以避免,竭力使自己變成一個令人喜歡的人。
不停地談論小孩或寵物的事
人們通常見麵,不可避免地會問一些諸如“你的小孩好嗎”之類的話,豈不知這種話卻最會招來一大串令人生厭的報告。
這些報告並沒有什麼價值,但隻要一打開話匣子,你便得枯坐在那裏,讓滔滔不絕的話題把你淹沒。這類品牌的談話基本上都是如下這些內容:
“哎呀,我的約翰近來不好好吃早餐了。就在昨天,他還把整碗麥片倒翻過來,蓋在自己的頭上。你看,真是調皮透頂了!沒法子,我隻好打電話給小兒科醫師。我對醫師說,我已經想盡各種辦法了,但約翰總是不肯好好吃東西。他不是把麥片吐出來,便是把麥片弄得到處都是。我隻要一會兒不看著他,他就會把麥片弄得滿身都是。”
“醫師讓我把麥片加點香蕉再試試看。但奇怪的就是,約翰從來就不喜歡吃香蕉。他叫香蕉‘蕉蕉’——嗬,怪可愛的。他說:約翰不要蕉蕉。胖胖的小手揮個不停,並且還高聲大叫,差點把屋頂給掀了。你不知道,他比同齡的小孩長得快,我們附近沒有一個小孩象他這麼有表達能力,真是奇怪!啊,對了,前幾天,他還把桌布從桌上拉下來,然後用那對漂亮的黑眼珠子望著我,說:約翰拉拉。把我和我丈夫都樂壞了。”
就象這樣的不鹹不淡的話題,相信你聽著聽著也快要煩死了。
更煩人的是,這種人能夠把各種話題輕而易舉地引到他所想要說的方向,無論是多麼風馬牛不相幹的事,都能馬上“言歸正傳”。你若想把話題岔開,比如談談馬龍·白蘭度或洛赫遜,還是一點用處也沒有,他們兩句話就能轉到自己的寶貝孩子身上。
這樣的女士比比皆是。假如當時的話題是有關國際關係或牛肉價格的,她都能幹淨利落地把話題直接引到她女兒達芬身上。你看她的談話技巧是多麼高明:“啊,你當然不能相信那些俄國人。就在去年夏天,達芬有個大學朋友邀她參加一個到歐洲的旅行團。他們並沒有進到鐵幕去,隻是考慮到要不要去一趟西柏林。達芬問我:媽,你認為怎樣??我對她說……”就是如此這般。實際上,這些都是心靈尚未成熟的人,因為他們還不懂得交友的第一法則——為別人著想。
使人不勝其煩的是,這些令人生厭的話題不僅隻是來自喜歡話當年的父親,或是喜歡巨細無遺、凡事交代詳細的母親。有一位住在水牛城的銷售員,他剛做成一筆輪胎的生意,因此會津津有味地向你詳述他如何連哄帶騙地要一家百貨公司簽下一筆價值10000美元的大生意。
或者你聽到一名橋牌高手談到他如何贏得滿貫——是3勝1?還有些熱情影迷,他們喜歡把剛看過的電影情節,絲毫沒有遺漏地從頭到尾講給你聽,使你聽得幾乎想用台燈砸碎他的腦袋。
這些令人生厭的話題涵蓋範圍異常廣泛,不僅隻是有關小孩、橋牌或電影而已,那很可能是丈夫的最大嗜好——重新整修家具,或是愛瑪表姐的水果收藏室;也有可能是某兄弟的工作,或是某姐妹的痛苦遭遇;甚至也可能是有關貓狗等寵物的瑣事。有一天,我在曼哈頓的某個街角碰到一位老朋友,她便用了20分鍾向我詳述她家金絲雀的消化係統如何出了毛病,把我聽得大倒胃口,她卻沒有一點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