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創新能夠創造奇跡(1 / 1)

首先,讓我們弄懂“創造性思考”的含義。很多人都把“創造性的思考”想象成電或小兒麻痹症疫苗的發現,或者是小說創作,或是彩色電視機的發明。當然,這些都是創新的產物。然而,創新並不是某些行業特有的,也不是具有超常智慧的人才具備的。

那麼,究竟什麼是創新呢?

一個低收入的家庭製定出一項計劃,能讓孩子進入一流的大學讀書。這就是創新。

一個家庭想辦法將附近髒亂的街道變成鄰近最美的地方。這也是創新。

想方法簡化資料的保存,或向“沒有希望”的顧客推銷,或者讓孩子去做有建設性的活動,或讓員工能夠真心熱愛他們的工作,或阻止一場口角的發生,拿破侖·希爾告訴我們,這些都是每天都會發生的,並且是很實際的創新實例。

什麼叫創新?《伊索寓言》裏的一個小故事提供給我們一個形象而又生動的解釋:一個暴風雨的日子裏,有一個窮人到富人家行乞。

“滾開!”仆人對窮人說,“不要來打攪我們。”

窮人說:“隻要讓我進去,在你們的大爐上把我的衣服烤幹就行了。”仆人認為這不需要花費他們什麼,就讓他進去了。

這個可憐的窮人,這時請求廚娘給他一口小鍋,這樣他就能夠“煮點石頭湯喝”。

“石頭湯?”廚娘說,“我想看看你如何樣用石頭做成湯。”於是她便同意了。窮人於是便到路上找了一些石頭洗淨後放在鍋裏煮。

“可是,你總得放些鹽進去吧。”廚娘說,她給了他一些鹽,後來又給了豌豆、薄荷、香菜。最後,又把能夠收拾到的所有的碎肉末都放進了湯裏。

當然,您也許已經猜到,這個可憐的窮人最後把石頭從鍋裏撈出來扔回路上,美美地喝了一鍋肉湯。

倘若這個可憐的窮人對仆人說:“行行好吧!請給我一鍋肉湯喝吧。”結果又會如何呢?所以,伊索在故事的結尾處總結道:“堅持下去,隻要方法沒有錯誤,你就不會失敗。”

創新並不需要天才。創新隻在於找出新的改進方法。

任何事情成功的原因,在於能夠找出把事情做得更好的辦法。所以,我們要來看看,怎樣發展、加強創造性的思考。

培養創造性思考的關鍵在於要相信自己能把事情做成。隻有這種信念,才能使你的大腦運轉,去尋求做好這種事情的方法。

拿破侖·希爾曾問PMA成功之道訓練班上的學員:

“你們有多少人覺得我們能夠在三十年內廢除所有的監獄?”

學員們顯出很困惑,有的懷疑自己沒聽正確。一陣沉默後,拿破侖·希爾又重複道:“你們有多少人覺得我們可以在三十年內廢除所有的監獄?”

在確信拿破侖·希爾並不是在開玩笑以後,立刻有人站起來反駁:“你的意思是要把那些殺人犯、搶劫犯以及強奸犯全部釋放出來嗎?你知道那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

“那樣我們就別想安寧了。無論如何,一定不能廢除監獄。”

大家開始七嘴八舌議論開了:“社會秩序將會被破壞掉。”“這些人的壞坯子是與生俱來的。”“倘若可能的話,還要設更多的監獄呢!”“難道你就沒看到今天報紙上報道的謀殺案嗎?”

還有人提出必須要有監獄,這樣警察和獄卒才能有工作做。

拿破侖·希爾接著又說:“你們說了很多不能廢除監獄的理由。現在,我們來試著不懷疑可以廢除監獄。倘若可能的話,我們應該怎樣著手呢?”

大家有點勉強地把它當成實驗,沉靜了一會兒,才有人猶豫地說:“我們可以成立更多的青年活動中心來減少犯罪。”

就這樣,這些10分鍾前還持反對意見的人,開始熱心地參與了。

“首先要消滅貧窮,大部分的犯罪都起源於低收入的階層。”“要能辨認、疏導有犯罪傾向的人。”“借助手術方法來治療某些罪犯。”總共提出了78種大膽的構想。

這個實驗的結論是:當你認為某些事不可能做到的時候,你大腦就會為你打出各種做不到的理由。然而,當你相信———真正地相信,某一件事情確實可以辦到,你的大腦就會幫助你找出能夠做到的各種辦法。